尖沙咀舖市沦陷 饮品店日做千余元生意 时装店:签左死约冇得走

撰文: 黄皓琳
出版:更新:

政府日前(26日)宣布,将二人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社交距离措施,再延长多一星期至2月3日,商户叫苦连天。有业内人士指,不少商户期盼著新年档期,若然措施横跨2月中的新年长假期,将痛失最后“做生意”机会,春节后难逃结业倒闭潮。

事实上,持续多月的防疫措施未放宽,加上通关无期,昔日的核心消费旺区,早已面目全非。本网记者日前直击尖沙咀四条主要街道,空置率一律超过20%,其中,栢丽购物大道三分之一地舖丢空;另一重灾区加连威老道,中午时份人烟极稀疏,有台式饮品店店员指,“高峰期一日卖到逾千杯(饮品),而家最差卖得几十(杯)。”

个别舖位已丢空近一年。

根据中原(工商舖)统计,12月五大核心消费区除尖沙咀区外,商舖空置情况略见收窄,中环、湾仔、铜锣湾及旺角的空置率均见好转,环比收窄跌幅约0.05至0.19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最大为铜锣湾区。唯独尖沙咀区空置率升势仍持续,环比再递增0.07个百分点,升至约17.22%。

栢丽购物大道三分一舖位丢空

本网记者早前直击尖沙咀四条主要街道,包括栢丽购物大道、海防道、加拿芬道(金巴利道至堪富利士道一段)及加连威老道(漆咸道南至弥敦道一段),其中,吉舖比例最高为全长约300米的栢丽购物大道,现吉舖有多达20间,占舖位总数68间的三分之一。

+5

丢空情况持续,栢丽购物大道舖位去年已连录蚀让。如资深投资者李耀华以约2.1亿元沽出地下29至30号舖连一楼,由于他在高峰期以4.4亿元入市,故持货八年蚀约2.3亿元,蚀足五成。现场所见,除吉舖外,栢丽购物大道现有约3间散货场,包括售卖饰物、家居用品及碗碟等杂货。

海防道药房、表行不再

至于转角的海防道,人流虽相对较多,但非消费客群,全长约300米的海防道约有27间地舖,现有6间为吉舖,比例达22%。主攻自由行的药房及表行己先后结业,取而代之是口罩店、古早味蛋糕等。其中,海防道31号地舖,面积约890平方呎,去年中获影音店“节拍”以月租10万元承租,租期一年,新租金较旧租户月租约50万元低约八成。

服装店:业主唔减租 唯有顶硬上

至于加连威老道算是吉舖“重灾区”,全街有近40间地舖,现有至少11间丢空,空置率达28%,数间药房招牌仍在,但中午时分亦“拉闸”。稍为吸人流的有口罩店及华润万家旗下平民超市U购。

有台式饮品店职员王先生表示,公司落户加连威老道已有三年,疫情下生意大跌八至九成,“最高峰时期一日可以卖到1,000杯(饮品),而家可能100(杯)或者最差几十(杯)以下。”以其饮品每杯约20至30余元计,每日生意额仅千余元。不过,王先生指,幸得业主减租约四成,现仍能继续营业。

+9

至于街内另一服装店郭小姐表示,“(加连威老道)执左好多舖啦,成条街好静”,“第四波疫情爆发后,生意最多相差一半。”生意额大受影响,公司唯有改以薄利多销,女装衣物低至50元一件起。“我地签左死约,冇得走、冇办法,唯有顶硬上,希望挨得到。”

饮品店兼卖小食 成功突围

至于另一条核心街道加拿芬道,50间地舖中,有约12间为吉舖,空置率为24%。不少口罩店、手机配件店、碗碟杂货店进驻。最近,有利市封店短租街内37号地下B及C号舖,月租约10万元,舖位面积约980余平方呎,租金较上手长租约下跌约78%。

+2

另边厢,有去年8月于加拿芬道开业的饮品店,疫市突围。该店职员何小姐指,去年中疫情稍缓和,生意也没起色,遂兼卖小食,反而第四波疫情爆发后,限聚令加上禁堂食,其生意明显增加,“每次一爆(疫),通常街上(小食)舖会比较多人,佢地都买番屋企食、或者会叫外卖。”她续指,平日平均都可接约五单较大额的电话外卖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