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西九高铁站上盖商业项目构想图曝光 缩减至2幢商厦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据城规会资料,新地(0016)去年11月以422.32亿元投得的西九高铁站上盖商业地王,向该会递交发展申请。

申请人指出,项目在2010年获准兴建3幢以流线型设计的商业大楼,申请人认为已核准方案的3幢大楼于上盖发展地盘上相当拥挤,以至可提供的休憩用地有限。

因此,申请人最新递交拟议方案,把项目商用空间重新分配,把写字楼减至两幢发展,其中一幢楼高30层,另一幢楼高20至25层,而楼面面积需要重新规划。

整个项目涉及楼面约316.46万方呎,写字楼占256.18万方呎,零售则占60.27万方呎,零售部分楼面升90%。

新方案增零售部分楼面及绿化社区步行径

新鸿基地产代理特别发展部项目总监麦孟添称,是次向城规会推出修订方案,主要由于2010年的旧方案的设计,只是主要考虑到写字楼用户的需要,未有顾及周边地区居民所需。

他指出,新方案大大增加零售部分楼面,加上项目将设立一条长1.5公里的绿化社区步行径,贯穿西九龙巴士总站天台花园、该商业项目,以及西九文化区中央广场,全程步行时间约22分钟,并提供10万方呎绿化及开放空间,相信可以拉近西九龙新区及旧区的连系。预计该项目每日平均人流达20万人次,包括写字楼用户及周边居民。

3幢写字楼缩减至2幢商厦

此外,他又指出,项目旧方案设有3幢写字楼,每幢写字楼相隔仅约20多米,较为拥挤,但新方案缩减至2幢商厦,2幢商厦之间相隔多达50米,此改动可以令空气更流通,而每幢大厦的视野也更加开扬。

至于商厦高度拟放宽24米至44米,提高27%至38%,他认为,此改动更加能做到层级式下递的效果,因九龙站上盖的楼宇项目高度极高,而周边旧区楼字楼层较低,该商业项目作为新旧之间的地带,若能做到层级式下递效果,可有利融入城市空间,连接维港,并划出新的天际线。

问及上述缩减写字楼楼面及增加零售部分,是否因为商厦租金大跌影响,麦氏表示,经济周期经常变动,但此类长远计划不会太注重短期的市场变化,而且目前只是下调约1成商厦楼面,认为只属微调。虽然是次新方案作出多个改动,但麦氏表示,项目总投资额接近600亿元。

新鸿基地产代理地产策划及发展部划总监黄舜浣表示,该项目新发展方案料在明年首季获批,最快明年中展开动工,料整个项目可在2028年全面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