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场惨蚀经典 400万买30万沽 地皇广场“自救”靠Food Court!
“㓥场”往往予人“死场”的感觉,是砖头投资者的“英雄冢”,但有一班业主就“自救”成功,将“㓥场”翻生,变身成美食集中地。荃湾地皇广场的一班业主,不甘“揽住一齐死”,决意团结搞“联租”,最终成功以“美食广场”﹙Food Court﹚突围而出,人流大增,最新出租率达99%,租金增加1成多。这群业主,更带头成立了香港首个“㓥场联盟”,结集5 个㓥场的部分业主,大约1,100间店舖,助同行“自救”。
“㓥场联盟”发起人、盛汇商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李根兴表示,过往㓥场店舖出售后,业主要“靠自己”找租客收租,最后因业主只求租出,租客组合奇怪,慢慢变为“死场”,投资者见财化水。他指以地皇广场为例,曾试有一个㓥舖,以400万元买入,最终以30万元沽出。李根兴强调㓥场要“翻生”须发挥群体力量,如成立业委会,以更改原业主委派管理公司,推行联租协议等“自救”方法。
“自救”后租值增加10%以上
“㓥场联盟”成员包括:荃湾地皇广场、荃湾荃立方、屯门壹号总站、大埔大日子、北角城市金库、元朗又一新城等。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正是荃湾地皇广场,地皇广场业主之一王荣梅表示,于2014年买入地皇广场一个㓥舖,但当时商场人流差,生意惨淡,并开始慢慢接触到其他业主,发现与当时购入时的情况有出入。她指到2015年时发现情况再持续下去,也不可行,直言“一系大家揽住一齐死,一系一齐大家努力点,睇下点搞好个场!”于是,王联同场内160名㓥舖业主,约7成业权,每人夹万多元,成立了“地皇之光有限公司”,开始为地皇广场“变身”,并进行“联租”。
她表示一开始亦碰钉,将联租的㓥舖租予百货公司,但当时零售业寒冬,最终只做了3个月就结束生意,未能带旺商场。其后,他们再接再厉,王表示公司在百货公司离场后,即着手尝试设立“美食广场”,当时㓥舖业主合共投资逾百万元,重新装修一楼,并为租客提供宣传推广,鼓励他们“多开门”营业,增加商场人流。她称现时人流增多后,接近所有联租的㓥舖已出租,租值介乎3,000元至30,000元,较“自救”前增加了一成多。王荣梅总结道,㓥场的面积太小,业主各自为政的话,未能做到任何效果,最终慢慢就会走向“死场”。
荃湾荃立坊亦是“自救”成功例子之一,荃立坊业主之一兼业委会主席黄桂春表示,即使商场是蚊型场,但只要㓥舖全数营业,租客反映是“有钱赚”的。她指为了令租客觉得商场值租,更推出“创业计划”,鼓励租客创业和维持稳定的营业时间。多举齐下,黄桂春称联租的㓥舖出租率已由5成变成8成。
翻生后㓥场租客 一个月已收支平衡
地皇广场租客之一、水晶屋创办人张乙家直言,由工厦搬至㓥场,因工厦主要客源为星期一至五,而商场有额外周末的人流,加上营业时间更长,在“拉长补短”下,商场租金或更优惠。
他续指,即使租“死场”租金或更平,但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原有客源,而地皇广场有美食广场吸客,带来更多生意。水晶屋创办人刘依庭补充,该商场对租客更有宣传上的支持,如地面的大广告位,以及楼梯间的小型广告位,只是象征式收取每月百多元。
张表示,现时在地皇广场租了13间㓥舖,租金接近4万元,虽然贵工厂大厦逾一倍,但过去一个月已收支平衡,生意额达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