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内塔尼亚胡定义何谓“消灭哈马斯” 是策略性退却?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由哈马斯越境袭击引爆的加沙战争已经持续近四个月,以色列政府一直以“消灭哈马斯”为战争目标,却一直没有说明这个目标包括什么具体条件(毕竟加沙整个管治机构也是哈马斯)。到了2月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才为此提出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说法。

内塔尼亚胡2月4日的发言,一方面是要重申他不会不惜任何代价去同哈马斯达成人质协议,另一方面则是要为其极右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专访中批评拜登、称特朗普比拜登好的言论“补镬”。但当他再次提到“消灭哈马斯”是其核心目标之时,却首次较为清晰地定义了何谓“消灭哈马斯”。

他提出三个条件:其一,是哈马斯陆军营的崩溃,他声言以军到今天已经击败了哈马斯一共24个营中的17个,剩下的都在南加沙和(与埃及接壤的)拉法(Rafah);其二,是以军的清扫行动,用以阻止哈马斯重组;其三,是哈马斯地道的摧毁。

在本格维尔批评拜登只顾向哈马斯输送人道援助和燃料之后,内塔尼亚胡2月4日对拜登开战以来的支持表明深刻感谢,同时承认以美两国立场并非完全一致。(Reuters)

这三个“消灭哈马斯”的条件,有不少值得留意的地方。

为哈马斯领袖留活路?

首先,根据这个新定义,杀死加沙哈马斯领袖辛瓦尔(Yahya Sinwar)、哈马斯军事领袖戴夫(Mohammed Deif)等人已经不是以色列国防军必须在加沙达成的目标。这符合“围城必阙”的兵法,就是围困敌人之时必须留下活路,以免对方拚死抵抗。

这明显也是以色列方面为了降低战果预期的说法。《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指辛瓦尔愿意简单接受以色列六周停火换取人质释放的条件,而不像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Ismail Haniyeh)般要求推动长久停火作为附带条件。由于辛瓦尔属于哈马斯的强硬派,其盘算很可能是在暂时休战重整旗鼓之后,加沙的哈马斯将有能力抵御以色列的清扫行动。

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Getty)

同时,在停火谈判之间,让辛瓦尔流放在加沙之外是潜在停火条件之一。内塔尼亚胡的新定义,也明白不过地为此留下空间。

“击败”哈马斯的低门槛

其次,所谓哈马斯陆军营的崩溃,其实是一个标准甚低的条件。根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哈马斯大约3万名武装人员中已经有1万被杀。通常一队军队如果折损三成人数左右,将会被视为失去有效作战的能力,这大概就是以方自称己经击败哈马斯24个营中的17个所用的标准。

然而,哈马斯并非正规军队,拼凑成军的士兵们可以一人担当多种军事角色,而从其今天依然有能力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并在北加沙以军已撤出的地方开始重新部署的事实来看,所谓的“击败”只是以色列的主观愿望。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始转向过百万加沙人的最后“避难所”拉法。不过,如今加沙北部、中部、南部大城汗尤尼斯的交战也依然以不同方式持续,“已经打过拉法”可能是为短期内达成停火协议的下台阶一部份。(Reuters)

内塔尼亚胡的这种提法,却是为不完全击杀所有或绝大部份哈马斯武装人员留下空间。只要以军对哈马斯的打击能符合“击败哈马斯陆军营”的低门槛,内塔尼亚胡就有开始声称胜利或战争目标快要达到的借口。

至于以清扫行动阻止哈马斯重组,以及摧毁地道的余下两个条件,在加沙暂时或长期停火的框架下,几乎都是内塔尼亚胡可以轻易宣称达成或几近达成的战争目标。首先,在停火协议之后,哈马斯将不会主动向以色列目标发动攻击,以方将没有证据说明哈马斯已经重组起来。

其次,所谓的摧毁地道其实不是单指将地道炸毁(否则整个加沙地面上的建筑大概都得倒塌),而是包括各种使地道不能被正常使用的方式,例如灌入海水、用混碍土封住入口,又或者用海绵炸弹(sponge bomb)暂时封锁地道一处等。由于没有人真的知道哈马斯地道的整体面貌,只要哈马斯停止利用地道突袭,以军在停火之下也不再搜索地道,也就没有人能证明以色列尚未大体上“摧毁”哈马斯的地道网。

1月28日,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出席呼吁驱赶加沙巴勒斯坦人、重新占领加沙的极右会议。(Reuters)

准备接受停火?

内塔尼亚胡对于“消灭哈马斯”的定义,是他政治自保行动的一环。

目前,以色列正被一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述笼罩,愈来愈多人认为以色列只能在消灭哈马斯和拯救人质之间二择其一,不能两者兼得——要消灭哈马斯,就不能协议停火换人质让哈马斯有喘息的机会;要拯救人质就只得协议停火,让如今已极其困难的消灭哈马斯任务变得近乎不可能。

在七成民意认为内塔尼亚胡应当下台的背景之下,他唯一能政治自救的手法,就是要“鱼与熊掌兼得”,一方面以“消灭哈马斯”功成或接近功成来堵住多次要胁解散政府的极右翼(包括上文提及的本格维尔)之口,另一方面则以停火协议换回人质来平息国内持续不断的示威,并消除他同总理民调支持度最高的战时内阁成员甘茨(Benny Gantz)之间的最大分歧。

2月1日,拜登到密歇根州出席活动,遇上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示威。(Reuters)

而且,加沙停火也能暂时修补内塔尼亚胡和拜登之间的几近破裂的关系——最近一项YouGov民调显示高调五成2020年的拜登选民认为以色列正在对巴勒斯坦平民进行种族屠杀;有美国媒体亦称拜登私下指责内塔尼亚胡是个“bad fucking guy”(按:中文大概可译为“他妈的混蛋”;白宫否认此说)。

虽然内塔尼亚胡同本格维尔一样希望可以等到特朗普上台,但他们不能不接受的事实是,在拜登至少还有11个月的白宫权力,要以目前形式持续加沙战争那么长的时间,近乎不可能。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4日启程前往中东,访问以色列、埃及、卡塔尔、沙特和西岸,是为其战后第五次到访。(Reuters)

此时,用更为明确的方式去把“消灭哈马斯”定义成一个让以色列能更容易宣称成功的目标,可能就是内塔尼亚胡最新的政治自保方案,同时也是一种务实的策略性退却,切合美方正积极推动的停火协议。不过,这个定义会否获得以色列极右接受则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