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难以持续 以巴局势正处于停火和升级的“分岔路口”
圣诞前后,加沙生灵涂炭未见稍息。平安夜当日,加沙中部的一宗以军空袭就酿成过百人死,原作为民众避难区域内的建筑物变成废墟。圣诞节当日,在国内外都受到暂缓战火压力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访问加沙前线以军后重申战事远远未完,认为军事压力才是拯救剩下百多名人质的关键。
但自从12月22日美国放弃使用否决权,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呼吁“为可持续停火创造条件”的决议之后,大家都知道以军的加沙军事行动已经进入倒数阶段,以军近日在沙加扩大战事和加快破坏哈马斯地道(按:24日,以军声言已破坏哈马斯在加沙北部的地下指挥中心),正是为了争取在短时间内达成最大的战果。
面对压力,内塔尼亚胡口头上依然坚持“打到底”的立场,25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专文,列明和平的三个前设条件:一是哈马斯必需被消灭,二是加沙必需去军事化,三是巴勒斯坦社会必需去激进化。这三个条件在可见的将来都难以达成,于是,设下这三个条件本身就意味着战争将会持续下去。
不过,在加沙可统计死亡人数已过二万之际,内塔尼亚胡也知道加沙战争的形式必须改变,否则以色列就要面对国际社会的全面孤立。
其中一种可能是战术上的转变,正如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已多次公开呼吁的一般,从此刻由空袭、轰炸所代表的高烈度攻击转变成特种部队针对性地面打击的低烈度战事,以减少杀伤平民。但这种战术转变却未必能符合消灭哈马斯的战争目标,实作上有一定难度。
有序停火的阻力
另一种做法就是设法达成可以保障加沙不会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的有序停火。在美国的角度来看,这就是让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的政治对手法塔赫(Fatah),以及其领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重新掌管加沙。但这种建议长期遭到内塔尼亚胡公开否定,直到近日,他才透过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哈内格比(Tzachi Hanegbi)开口放出以色列当局可能接受自治政府重返加沙的转向风声,要求自治政府要先进行“根本性改革”。
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10月7日哈马斯越境袭击之后,加沙和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意普遍大举支持哈巴斯,52%加沙人和85%西岸巴人对哈马斯表示满意,而整体上对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dmoud Abbas)表示满意的则只得11%。其中,哈马斯在西岸的支持度更由战前的12%跃升至44%。因此,单纯由外力将法塔赫主持的自治政府重新“强加”于加沙之上,可行性不大。
同时,此刻的阿巴斯政府管治无力,在西岸政令也几乎不出大城拉姆安拉(Ramallah),更遑论要接管形势复杂的加沙。《华盛顿邮报》25日报道,美国一边游说以色列恢复对阿巴斯政府的代收税金输送(约1.3亿美元),以维持自治政府的日常运作,另一边则鼓励法塔赫成立新政府,并为其安全部队进行训练,作为重新接管加沙的准备。但两边至今依然未有成果,以色列右翼坚持不肯向阿巴斯输送资金,而近年拥权自重、年高88岁的阿巴斯也不愿探讨交出权力的可能。
在法塔赫不能自我革新的背景之下,联结哈马斯温和派和法塔赫组成加沙临时政府的倡议便陆续浮上台面。《华尔街日报》25日引述消息报道,以色列的战时内阁当日就讨论了一个出自埃及的“和平三步曲”,先以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人质/囚犯交换协议为起步点,换取以军停火、撤出平民区、容许加沙人自由流动、加大人道援助进入,继而透过双边战俘交换维持谈判,进而推行哈马斯和法塔赫成立临时政府,并进行2006年以来未见的巴勒斯坦选举,选出具有代表性、能获得多数巴勒斯坦人接受的新政府。
该报道引述消息,称如今在总理民调上远胜内塔尼亚胡的前总参谋长兼防长甘茨(Benny Gantz)在会上表明“未有进展”。
此前,《华尔街日报》已经发表过哈马斯政治局委员Husam Badran的专访,指出身在加沙之外的哈马斯政治领导层正与法塔赫的潜在未来领袖人选展开谈判。如果阿巴斯以外的法赫塔领袖人物能够同代表温和声音的哈马斯政治领导层达成合作协议的话,内塔尼亚胡将会面对更大的停火压力。
问题是,加沙的强硬派哈马斯领袖辛瓦尔(Yahya Sinwar)和西岸的法塔赫领袖阿巴斯,都不会轻易交出权力。
两个战争升级的可能
如果上述停火进程不能实现的话,加沙战争能够持续的前提很可能就是战争的扩大和升级。当中以以色列和伊朗外延势力的冲突最让人担心。
一方面,在红海,就有来自也门胡塞武装组织(Houthis)对于商船的袭击。根据美方统计,12月上旬的相关击袭次数比11月下旬高出一倍以上。12月23日,一艘由沙特开往印度的化学品船在印度西海岸受到袭击,美方声言作出攻击的无人机来自伊朗,伊朗方面否认。这是10月7日以来首次有红海以外的商船受到针对性攻击。
虽然丹麦马士基(Maersk)24日宣布在美国领导的红海护航行动之下将会恢复红海航运,但在胡塞组织持续警告进一步攻击之际,我们不能排除美国可能会对胡塞展开预防性打击,将胡塞甚至伊朗卷入更广泛的地区冲突之中。
另一方面,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又有了升级对抗的可能。12月25日,以色列针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空袭击杀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高级指挥官穆萨维(Sayyed Razi Mousavi)。后者据报主要负责向黎巴嫩真主党等区内力量输送武器,而10月7日以来,以、黎边境的有限度交火已持续不断。
穆萨维被杀后,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表明以色列“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虽然伊朗此前曾公开表明没有升级冲突的意图,但在以色列的武力胁迫之下,我们不能排除伊朗会诱过真主党进行武力升级,甚至亲自出手。而在以色列战时内阁扮演领导角色的甘茨,早在12月15日就表明过,如果国际社会不施压真主党撤离以黎边境,以色列可能会主动出击。(按:2006年的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要求非政府军力撤出以黎边境,但一直未有执行。)
在内塔尼亚胡坚持“打到底”的政治背景之下,人们不能不猜疑以色列有主动扩大和升级战争以维持其加沙军事行动的意图。如果加沙战争演变成中东多方冲突,威胁整个地区的航运、商贸和安全,加沙停火将不会再是国际政治焦点所在。
此前的加沙战争已难以持续,局面将会在短期内出现改变,是战事缓和、有序停火还是扩大升级,则未可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