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懂待客之道? 一边邀请中国参会 一边操弄香港台湾议题
《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署名为“钟声”的评论文章,《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文章说,“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重返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文章还说,“中方始终认为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始终相信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始终期待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而不是滑向冲突对抗。中方始终认为,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在上述文章发布前,中国外办主任兼外长王毅访问美国,和拜登、布林肯、沙利文及国会的政要都见了面,为中方参加旧金山APEC峰会扫清障碍,提出了“重返峇里岛 通往旧金山”等主张;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办公室主任、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将于11月8日至12日访问美国。
另外,美国商务部10月6日再将42家中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42家中企被指控在2023年3月1日之后,向与俄罗斯军方有关的进口商供应原产美国的集成电路。我们看到,和之前美国制裁时中方旋即对等制裁不同,针对美方制裁,中方虽有口头批评,但是并没有发起对等反击。
再者,在香港特首参加APEC会议问题上,美方也没有解除对李家超的制裁。为解决香港参会问题,虽然美方最后发了邀请,特首却只能“由于日程事宜”,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代为出席。这背后的交涉虽然外界无从得知,大概也能猜个差不多出来。
可以说,为“让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中方最近一直在释放善意,外界也都看到了中国的努力。
美国方面,为争取中国参加11月在旧金山召开的APEC,在过去半年内也在展现姿态。从六月份布林肯访问中国开始,拜登已经先后安排了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总统气候代表克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加州州长纽森等六位要员访问中国。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香会,美国也派了代表参加。
特别是舒默与纽森,大家普遍认为是代表拜登来送邀请函的。舒默以多数党领袖和拜登密友的身份送,纽森以召开APEC会议所在州州长的身份送。为争取中方参会,老拜登可说也是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思。在普京因俄乌战争被制裁通缉无法参会的情况下,拜登特别需要中国参会,以彰显美国在亚太的地位与影响力。
但另一方面,和中方竭尽诚意相比,美方的善意却没有那么真诚。相反,美方最近仍然不断在操弄香港、台湾问题。
在香港问题上,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金映玉等五名参众两院的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名为《香港制裁法》的法案。这项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考虑制裁49名香港官员和法官。此法案在王毅访美后立即提出,不仅给双方正在“通往旧金山”的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还折射出美国两党政治的互相拆台掣肘。
虽然这个时候国会议员站出来“搞事”并不尽然是为了针对中国,更像是针对白宫,给民主党拜登政府添堵,但是此举也显示出美国政治社会反中情绪之浓厚,霸权思维根深蒂固,特别因为美国又进入了选举周期,华盛顿对华关系是否稳定,仍然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做得更过分。拜登政府最近批准提供台湾8000万美元军事援助,以强化台湾防卫能力。8000万美元虽然不多,连买一架FA16战机都不够,但这是美国40年来首次自掏腰包用纳税人的钱军援台湾,意义非比寻常。
之前,美国对台售武,都是台湾花纳税人的钱购买美国武器,台湾也知道买那些二手武器没什么用,但为了交保护费,买个安心,只能买。这次是40年来第一次,美国自己掏腰包主动援助给台湾,而且这还只是美方法案规定的100亿美元援助计划中的第一步。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的态度,美国完全清楚。但是自特朗普以来,美国不断出台涉台法案,踩踏中方设置的红线,在台湾问题上早已掏空了一中政策,佩洛西在拜登任内还历史性访问了台湾,这些记录都不可能从记录中抹去。
最近拜登一边邀请中国到旧金山参会,一边还在香港、台湾问题上搞事情,这种行为逻辑哪里有待客的诚意?他难道吃准了中国一定会参会?不管怎样,这样做都太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