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历五年多的双边关系恶化 终有望“技术性改善”?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个说法在外交上可能会受到质疑,但从对世界的影响方面来看,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中美两国是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市场规模、贸易规模在全球都举足轻重;两国同是人口大国;从军事实力上看,美国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中国军事实力也属世界顶尖水平。中美两国不管处于哪种状态——和平相处、相互对立或者兵戎相见——对世界都会造成极大的、无法类比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恶化至中美建交以来的最差水平,不仅对于中美两国的发展是个拖累,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负面因素。从2018年算起,中美关系的恶化已经持续了5年多,未来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吗?会持续多久?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从中国方面看,中美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无关意识形态,无关政治体制,而在于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国家竞争。2018年初,美国将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从反恐转向了与战略对手的竞争,美国担心,中国的发展将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构成真正的挑战。在美国看来,俄罗斯对美国并不构成全面、系统的挑战,因此,中国很“荣幸”地成为美国头号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认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是一个里程碑,是继冷战、反恐之后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第三次重大转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23年10月28日在华盛顿同美国工商业等各界代表座谈(中国外交部)

由于大国竞争的复杂性,可以判断,中美关系的恶化具有结构性、趋势性、长期性的特点。虽然中国多次声明无意挑战美国在世界的地位,宽广的太平洋足以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的发展,但都无法改变美国的战略调整。从国家竞争角度看,美国调整战略重点有其“前瞻”之处,从综合国力看,美国现在是一个成年壮汉,而中国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如果不趁中国未发育完全时摁住,今后美国可能就摁不住中国了。因此,只要美国的战略重点不变,中国仍然不服输认怂,两国的博弈就难以停止。

我们认为,这种基于战略调整形成的中美关系格局有其“政策刚性”,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构性阻碍”。目前,地缘政治博弈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底色,可能会持续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

对世界来说,中美关系如果长期对立,会造成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两头大象在狭小的屋里不断博斗,稍有不慎,肯定会殃及屋子里的所有成员。那么,中美关系有可能改善吗?如果有可能,将有多大的改善空间?将会如何改善?这应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想知晓答案的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访华的美国加州州长纽瑟姆(Gavin Newsom,又译纽森)(纽瑟姆办公室)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认为,中美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不是两大国家集团之间的敌对状态。根据我们提出的国际关系的“钟摆理论”,中美关系虽然难以从根本上回到过去,但同样难以在极端恶化的状态持续太长。原因在于,中美关系并非敌对关系,长期维持极端对立关系的综合成本极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战略目标设定与苏联不同,中国关注的是自身的复兴,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世界地位,更不想取代美国的地位。因此,中美改善关系的空间仍然不小,中美关系的钟摆将会从极端状态向中间地带摆动,最终可能在某一个区域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均衡。

不过,不能忽略的是,即使两国关系出现改善,也是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框架下的有限改善,我们可以称之为“结构性阻碍”之下的“技术性改善”,这是从深度冻结状态的有限回暖。

观察今年中美两国政府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两国政府已经在推动双边关系的“技术性改善”。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气球风波”事件,美国政府仍然派出了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多位高官先后正式访问中国。中国高官也在不同场合与美国官员进行了会谈,包括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今年曾访问美国;今年9月16日-17日,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在马耳他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会晤;10月26日-28日,王毅外长出访美国,与沙利文再度会晤,并与拜登总统会见。各界预期,王毅外长此行,将会为中美两国领导人11月份在APEC会议上的会晤做准备。

中美关系:图为2023年10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务院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Reuters)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4日晚,美国对华友好团体——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在纽约举行了2023年度颁奖晚宴。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都按惯例向晚宴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同美方推进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拜登在贺信中表示,本届美国政府致力于保持美中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那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进展的问题上。”“中美两国都有责任采取措施,以应对影响两国民众生活的跨国挑战,包括维护全球粮食和健康安全、应对气候危机和打击毒品贩运等。”拜登还表示,在美国推进“自由、开放、安全和繁荣世界的共同愿景”时,也将继续“负责任地管理(responsibly manage)我们两国之间的竞争”。

中美关系: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10月27日在白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图为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社交媒体X账号发布王毅与拜登会面的照片。(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社交媒体X账号)

在10月24日,长期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现状发出警示。他说,中美两国拥有“为世界带来和平与进步的独特能力”,但如果中美双方不站在一起,中美两国也有“毁灭世界的独特能力”。基辛格称,中美两国之间主要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包括:中美间的基本关系、台湾问题、乌克兰战争以及高科技领域的问题。他建议,美国应该避免给人留下“我们正在放弃一个中国政策的印象”。他还希望中美领导人能在今年11月于旧金山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实现双边会见,并希望中美领导人在会晤中能共同声明,两国将“致力于和平”,并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冲突”。

当前,改善双边关系是中美两国的需要。处于国内经济发展关键风险期、面临台海问题压力的中国,需要缓和中美关系;面临在国际上支持两场战争压力的美国,同样需要缓和中美关系。在现实的环境下,推动双边关系从恶化状态中改善,是符合两国的需求和地缘政治逻辑的。我们有可能看到,一系列的“技术性改善”将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出现。

最终分析结论:

在美国将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指向中国后,中美经历了五年多的双边关系恶化。但中美关系不可能长期停留在极端恶化状态,未来,在整体关系处于“结构性阻碍”的前提下,中美关系有望出现“技术性改善”,从极端状态向中间状态回归。

本文转载自安邦智库第7027期《每日经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