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金砖峰会|西方舆论普遍看淡 能单靠印度当拦路虎吗?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第15届金砖峰会8月22至24日将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举行。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之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和东道主南非总统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四个成员国领袖皆会亲身出席。

同时,拉马福萨也邀请了其他非洲非成员国,以至一系列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国家出席,受邀国数目高达67个。在俄乌战争催生对“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国家的关注之际,这次峰会所有与会国家都是广义上的全球南方国家——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据报希望获邀出席,却遭俄罗斯公开以“不合适”一词否决——因此这将是一场罕见地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参与的国际外交盛会。

两大焦点

这次峰会最备受关注的议题是这个原先只有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组成,其后才有南非加入的组织,会否大举扩员,使之成为堪比G7的发展中国家俱乐部。

根据南非的消息,全球有超过40个国家已经表达了加入的意愿,当中包括沙特、伊朗、阿联酋、阿根廷、印尼、埃及、埃尔俄比亚等遍布各国的区域大国或有重要地缘影响力的国家。

已被国际刑事法院颁下拘捕令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不会亲身出席金砖峰会。图为其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握手。(Reuters)

另一个重要议题则是金砖国家会否就建立共同货币的方向做出具体决定。在金砖成员国中,巴西总统卢拉和这次将代表俄罗斯出席峰会的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都传达过建立共同货币的想法。不过,东道主南非就表明建立共同货币并不在峰会议程上,而印度也声明货币问题在未来很长时间也将会是国家层面的议题(按:即不是金砖层面的)。

虽然如此,金砖依然有可能就“去美元化”作出一些实际行动,例如透过扮演了一定世界银行角色的新发展银行(NDB,媒体亦称之为“金砖银行”)推动本国货币的贷款和融资,又或者推进利用本国货币进行双边贸易等(像本年以来巴西、阿根廷与中国达成的人民币贸易安排一般)。

为何不看好?

西方舆论对于这次金砖峰会普遍不太看好。例如有英国媒体在峰会前几天就引述最初发明“金砖”(BRIC)概念的高盛经济学家,批评建立金砖贸易货币的说法“可笑”和“几乎可算是让人尴尬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亦刊登文章指“南方国家”渴望有西方主导秩序的替代方案,但金砖可能不胜任这个工作。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Abdollahian,左)2023年6月2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右)会面。他们都是前来南非开普敦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Reuters)

不少对于金砖的评论也指出了其东拼西凑的性质、内在矛盾等负面情况——金砖没有正式的成员国条件;成员国没有相近的经济发展(印度人均GDP只得中国四分之一)和经济发展走向(俄罗斯、巴西、南非十年来年增长平均不足1% ,中、印却不断高速增长);一些是产油国,一些是需要大量进口能源的国家;中印之间有地缘政治冲突;俄欧关系与中欧关系路向不一;巴西和南非有着将自己当上一洲代表的想像;中国份额愈来愈大,经济产值独占金砖七成等等。

但如果说建立共同货币的困难是实务上的(例如要建立共同的中央银行等),金砖扩员的障碍则可算是政治上的。

8月初,路透社就曾引述3位巴西官员的消息指,巴西方面认为扩员将使金砖国家组织变成另一样东西,对于扩员后巴西如何“保留我们在一个重要国家组织内的空间”感到忧虑。巴西官员正在推动先建立一套扩员程序,并表明扩员需要循序渐进,保持地域平衡,而且要给予原本的五个成员国特别的角色(按:正如非金砖国家也可加入的新开发银行给予五国一共55%的多数投票权一般)。

图为4月13日,卢拉访问以上海为总部的新开发银行(又称金砖银行)的总部时致词。(Reuters)

同样地,一些分析也认为南非同样不希望金砖扩员过急。毕竟巴西和南非如今在金砖的成员国地位使他们恍惚是整个拉丁美洲和整个非洲的代表一般——如果有其他拉美或非洲国家加入,这将影响到这两个国家本来拥有的话语权。

因此,如果这次峰会真的能促进扩员,受邀加入可能性较高的国家大概会是像印尼这种具区域影响力又不会改变金砖国家组织内部实力平衡的国家。

印度的角色

西方舆论对于金砖峰会的看淡,其中一个主因则是出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不和。经过2020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之后,中印关系急速下滑,印度迅速启动对中国数百个手机程式的封杀,到本年还在向小米等企业动刀,加上莫迪早前访问美国和法国所展现出的亲密,印度在西方眼中早已变成了一座坚实的制华桥头堡。

在金砖的框架之下,印度也确有自利动机去阻碍扩员。其中一个考虑跟南非和巴西差不多,是担心扩员会影响自己在组织内部的地位。在正式的扩员机制未搞清楚之前,印度大概也不会对扩员过于热心。

图为2023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欢迎莫迪来访。(Reuters)

跟巴西和南非一样,而不同于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并没有要将金砖变成明确“去西方化”组织的意图。而作为本年G20主席国的印度,在所有主要西方势力都有参与的G20场合上将自己打造成“南方国家”代表才是莫迪的外交主轴。

同时,中国在金砖内部的经济实力过大(占总经济产值70%),正在跟中国角逐“南方国家”代表地位的印度也会担心,如果金砖变成了全球南方国家的俱乐部,中国将会扮演起主导角色。

而且,在中国有意透过扩员进一步扩大金砖经济实力(今天的金砖占全球GDP 26%,G7则占43%)之际,印度也明白到金砖扩员无论如何也会被放在中美角力的框架之下被解读。

但此刻,“制华桥头堡”的身份正为印度带来多不胜数的好处——其在俄乌战争中以中立地位廉价大买俄油,没有受到西方指点;莫迪的印度人民党(BJP)打压国内少数群体(特别是穆斯林),也没有被西方批评;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国家,都在极力把结印度,不断向印度提供军售,拜登甚至将战斗机引擎的国防技术转让印度;在西方对华“去风险”的潮流之下,印度更成为了外国厂商投资非中国生产线的重要对象。

为了维持其在西方眼中“逢中必反”的形象,印度也有动机去拉住金砖扩员的走势。

2023年6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白宫为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举办欢迎仪式。 (Reuters)

因此,印度的“拦路虎”角色,在部份西方分析之中,已变成了不必论证的常理。例如在上文提及的《外交政策》文章中,印度的立场几乎只以一句“印度同中国正在针锋相对”就简单处理掉。

不过,如果西方想单靠印度来阻碍金砖影响力的提涨,将要面对颇大的风险。

其一,毕竟印度的自我定位是“全球南方”国家代表,如果这些国家真的热切想要加入金砖的话,印度在情在理也难以充当拦路虎。

其二,印度与中国的“针锋相对”也不是国际关系中的“必然”。事实上,在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前,莫迪一直有与华改善关系的意图,例如其在刚上任的2014年就在其主政多年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接待过习近平,此行更“刚好”碰上了莫迪的生日,其“秀亲密”的公关动机不言自明。

同时,即使今天印度很可能成为西方对华“去风险化”的受益者,但印度制造业在各种中间产品之上,依然大幅度依赖中国供应,而即使在两国因边境冲突交恶之后,中印贸易也继续增长,中国仍是印度的头一二名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在边境冲突至今,双方已举行了19轮军长级会议管控衡突——由此可见,双方如果要搁置争端而修好的话,几乎是随时都可以做的事。

如果西方一心假定印度必然反华,而不理解到其抗中态度背后的务实和自利的话,这将是西方外交布局的一个重大盲点。南非的这一场金砖峰会无论成果若何,此一要点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