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一周年︱中国的和平计划是一场高调形象营销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2月21日在布鲁塞尔与北约秘书长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举行会谈。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库列巴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向乌方介绍了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方案的各项要点,乌方待得知该方案细节后愿对该方案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此前2月18日,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说“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中方将发表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
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前刚刚到访意大利。意大利外交部长安塔尼亚(Antonio Tajani) 在2月17日接受《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采访时亦透露,他前一天与王毅会谈时,王毅告诉他,习近平将在乌克兰战争一周年之际发表一篇和平演说。
从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方案到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再到习近平和平演说,基本上可以确定,中国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将有大动作。中方如此高调的行事作风和过去一年多在俄乌事态上千呼万唤不出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这样做是大国角色和定位使然。其在全球事务中已经无法做到超然事外,必须回答世界关切,给出中国的态度和方案。近日中方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俄乌冲突是这项倡议的重点热点事件中的一项。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在此基础上抛出俄乌和平计划,是崛起后的中国从整体上对国家形象的精心塑造。
这可以理解为,不是贸然介入,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全球安全形势做出通盘思考后的产物。
时机上,一年来参与冲突的各方都已经显露出交战疲态,有意愿参与调停的国家比如土耳其,也已证明了无力扭转局面的事实。此时中国有所行动万众瞩目。尤其在美俄领导人纷纷就冲突一周年发表强硬讲话的情况下,中国的和平计划是一次高调明智的国家和平形象营销。
而归根结底,俄乌冲突能否结束关键在于美俄,中国并不是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方。在中美俄欧四方博弈中,中国不缺席不缺位,在特殊时间点积极巩固劝和促谈的形象,是对美国将中国归为俄罗斯帮凶、渲染为下一个和平挑战者的有力反驳。这是中国需要优先做的,即将俄乌冲突对中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