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放眼世界:盘点俄乌战争以外的全球冲突伏线(一)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决定进军乌克兰之后,俄乌战争成为了贯穿全年的头等大事。直至超过十个月后的今天,乌克兰的战况发展依然得到全球主要媒体的紧密追踪报道。虽然俄乌战局确能扭转全球政治,不过,踏入2023年,在俄乌战争以外,全球还有遍及亚、欧、非各大洲的潜在冲突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为大家稍作盘点。(此为同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共两篇。)
俄罗斯后院的纳卡冲突:阿塞拜疆吃定了亚美尼亚?
自苏联解体以来纠缠至今的纳卡地区(Nagorno-Karabakh)主权之争,本年有可能以阿塞拜疆强力压服亚美尼亚的形式告终。
纳卡地区属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的领土,上面却住着十多万被视为是“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亚美尼亚的基督徒。上世纪80、90年代,两国曾为此而战。纳卡地区的领袖则以“阿尔察赫共和”(Republic of Artsakh)之名实然自治。
2020年,阿、亚两国再为此开战六周。阿塞拜疆凭土耳其无人机等新科技武器击败理论上受到俄罗斯安全保护的亚美尼亚,双方折损兵员超过七千。停火之后,亚美尼亚交出大片纳卡领土,保留一条拉钦走廊(Lachin Corridor)作为纳卡地区与亚美尼亚的唯一通道,由俄罗斯维持和平部队驻守。
2022年与2023年之交,阿塞拜疆支持示威者实然封锁了拉钦走廊,俄国维和部队却未有尽责保持走廊畅通。至今封锁20多日后,纳卡地区早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但阿塞拜疆施压未解。
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自顾不暇,无心亦无力支援亚美尼亚,同时阿塞拜疆亦透过向欧洲加大天然气供应收买到欧盟的心,于是对付起亚美尼亚起来就更加有恃无恐。
双方2020年在俄、欧分别主持下谈判至今而无果。如今再无外力介入,阿塞拜疆恐怕会以强力吞并纳卡全境,并进一步施压亚美尼亚开通由阿塞拜疆本土通往纳希切万(Nakhchivan)的陆路通道,变相将亚美尼亚和伊朗的边境地区收归自己控制之内。此举有可能引爆阿塞拜疆与伊朗两大什叶派国家的冲突。
参考文章:《俄乌战争的涟漪:假示威真封锁? 阿塞拜疆炮制纳卡既定事实》
选举年:土耳其再图进军叙利亚?
去年以来,本年6月即将要面对连任选战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一直要求在叙利亚各有势力的俄罗斯、伊朗和美国容许他再次进军叙利亚,在其土、叙边境创立一道阔30公里的区域,一方面作为叙利亚库尔德族武装力量人民保护部队(YPG)与土耳其国内库尔德族地区的缓冲,另一方面则借此将叙利亚内战后逃到土耳其的近370万叙利亚难民遣返归国。
土耳其一直支持现处叙利亚西北一角的反政府武装,埃尔多安自己也曾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Bashar al-Assad)是“恐怖分子”“谋杀犯”“独裁者”。不过,伊朗和俄罗斯历年来也站在巴沙尔政权一方,如今已大举清扫反政府势力,几乎只剩下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救国政府(或其背后的武装力量沙姆解放组织HTS)。
而库尔德族的人民保护部队在2014年以来则得到美国支持,在清扫伊斯兰国(ISIS)一事立下大功,如今依然与美国紧密合作打击ISIS余部,但人民保护部队却被土耳其视为其国内争取独立和自治的恐怖组织库尔德工人党(PPK)的同伙。
多方势力交缠,造成了今天叙利亚山头林立的局面。
在土耳其通胀率几乎全球最高的背景下,总统埃尔多安连任之望正临落空危机。对此,他就左右开弓,一边找机会以库尔德族问题打安全牌,另一边则着手推动将早已引起严重民怨和反对派政党针砭的叙利亚难民送走。两者皆涉及进军叙利亚。
2022年11月伊斯坦布尔的恐怖袭击,已被埃尔多安引为空袭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理由。到12月28日,土耳其国防部长与叙利亚国防部更在俄罗斯引线之下在莫斯科会面,是为土耳其介入叙利亚内战超过10年来的首次。土方会后声言双方讨论了“难民问题”和“联合在叙利亚土地上打击所有恐怖组织的努力”,明显对应了叙利亚在土难民和库尔德武装的两大议题。埃尔多安更表明愿意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见面,可见其对推进这些选举议题的焦急。
如果土叙关系解冻无法达至埃尔多安的目标,在俄罗斯和伊朗皆分身不暇之际,埃尔多安并非没有挥军再进叙利亚的可能。
参考文章:《世界杯开幕日下令空袭:土耳其也在准备“特别军事行动”?》
示威与核协议 伊朗面临内忧外患
2022年9月22岁伊朗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因头巾配戴不妥被道德警察拘捕后丧命引发的反政府示威,至今仍在进行。虽然分散各地的示威规模已大不如前,但示威持续本身,以至官方人员到今天对如何处理示威、如何调整头巾令的执行等争议依然公开地表达不同意见。由此可见,示威对于伊朗伊斯兰政权依然构成一定威胁。
伊朗当局对于示威者的镇压,甚至将部分示威者判以死刑的做法,使欧美国家更难在重新核协议的谈判上对伊朗有任何退让。而伊朗不让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进入部分核活动场所检查的强硬态度,也使原来站于中立位置的欧洲愈加靠向美国一方。当然,在俄乌战争中,伊朗对俄输送无人机,也进一步使欧美和伊朗更难在有互信的基础上达成妥协。
有分析甚至认为,眼见俄罗斯的“核武口术”已一定程度阻止了美国对乌克兰输出远程砲弹、坦克、军机等军备,伊朗有可能已把心一横决意变成核武国家。此刻伊朗离制成核武器的时间几乎已变为零,可算是随时也可以制造出来。如果此事在2023年发生,除了会触发区内军备竞赛,甚至核武竞赛之外,也可能会促使将对付伊朗写进了联盟政府合作协议的以色列新政府主动打击伊朗核相关目标,将区内早已存在的僵持对峙推向战争边缘。
由于伊朗在黎巴嫩、伊拉克、也门、叙利亚都有当地亲伊武装组织的部署,其国土也紧握着运油要道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就算伊朗跟区内国家不直接交火,其以不同方式制造区内不稳的能力也非常可观。
就在2022年10月,受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组织(Houthis)与得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经过近半年停火之后谈判失败,双方暂时尚未拉开战幔,只有零星冲突。不过若本年伊沙关系再趋紧张,也门的代理人战争再爆,以至胡塞组织再对沙特、阿联酋发动袭击,似乎难以避免。
2023年10日,核协议对于伊朗发展可装载核弹头弹道导弹发展的规范条款即将到期。这个关键时间点的前后将会成为各种围绕伊朗潜在冲突爆发的契机。
参考文章:《道德警察与头巾 不是伊朗的真实危机》
史上最右政府上台 以巴冲突可能大爆发
新年之前,在极右政党和宗教保守派政党支持下,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再次上台成为以色列总理。这个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右的政府,很可能会激化以巴矛盾,导致新一轮的血腥冲突。
新政府的联盟协议声言,以色列的所有部分皆只属犹太人所有,将继续发展犹太定居点,此举不只违反国际法,也将进一步挑动西岸巴勒斯坦人的不满情绪。
同时,曾支持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恐怖袭击的极右政客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在新政府中掌管了负责在西岸制止巴勒斯坦人示威,以及圣殿山圣所安全管理的权力。而另一以极右政客Bezalel Smotrich,则以财务部长身分管理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和当地巴勒斯坦人的广泛民政事务。
新政府上任不足数日,本·格维尔本月3日就在安全人员保护之下闯进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范围内,被巴勒斯坦人形容为“前所未见的挑衅行为”。以色列极右一直有将在阿克萨清真寺位置建造犹太教堂取而代之的呼声,本·格维尔坐正国家安全部长一职之后却毫不避讳,更主动惹事。可见未来以巴局势大有可能进入多事之秋。
负责守护圣殿山上穆斯林和基督徒圣所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在以色列右翼新政府上台前就特意警告,如果有人“踩过红线”,已准备好应付冲突。
以巴“两国方案”长年搁置之后,巴勒斯坦人积压良久的愤慨有可能会在以色列极右官员的挑动之下演变成另一场大规模起义。
参考文章:《以色列迎建国以来最右政府 内塔尼亚胡的“特朗普式回归”》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