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狂袭乌克兰:从“义战”走向“黑化” 俄罗斯能改变战局吗?
10月10日,在克里米亚大桥(Crimean Bridge,又称刻赤大桥,Kerch Bridge)爆炸两天后,俄军开始了报复行动:以导弹袭击乌克兰多地,造成爆炸与死伤,被毁设施不乏医院、游乐场等非战空间。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Valeriy Zaluzhnyi)表示,俄军共向乌克兰发射了75枚导弹,其中41枚被拦截摧毁,敖德萨则已启动防空系统。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亦于同日称,俄军打击目标已达成,所有目标设施都被击中。
普京(Vladimir Putin)则于攻击之后主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证实了当日俄军对乌克兰的一系列导弹袭击,并称俄罗斯之所以对乌克兰的能源、军事指挥和通讯设施进行远距离打击,是要回应基辅长期进行的恐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8日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
可想而知,相较于对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毫无谴责,西方媒体普遍抨击俄罗斯的导弹报复,但莫斯科既敢痛下狠手,便是已不在乎西方排山倒海的舆论围剿,也已不顾忌乌克兰人的仇俄情绪。由此视角观之,导弹狂袭体现了俄罗斯经历变局后的某种“黑化”,但细究俄乌双方的实际军情,此一动作能否影响战局走向,还取决于俄罗斯的下一步如何走。
难再巩固的“义战”叙事
回顾2月24日“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第一天,俄军同样针对乌克兰发动空袭,并表示“已瘫痪83处军事基础设施,成功达成第一天的所有目标”;如今俄方亦称针对乌克兰基础设施发动袭击、达成打击目标,却已不再强调“军事”二字,正如其也曾期待乌克兰民众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眼下却已几乎不再幻想般。
如此前后反差,折射了俄罗斯从“义战”到“战争”的立场变化。综观冷战以降的全球舆论场,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掌握了话语权柄、论述体系、宣传技巧,故在应对发动战争、施行空袭等争议话题上,能拥有比非西方国家更高的“道德立足点”。以1999年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以降的20年中东战争为例,尽管两者皆在非西方舆论场内恶名昭彰,却在全球舆论场上享有“义战”光环。从结果来看,发动战争必然招致舆论批评,但西方在消解抨击、化批评为赞誉上,拥有更多主动权与空间;说得更直白,便是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往往较易被认为是“义战”。
而俄罗斯自是对此心知肚明。故在入侵乌克兰前,普京便慎重其事发表演讲,强调“特别军事行动”具有现实、历史意义上的正当性,包括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受到北约东扩威胁、乌克兰境内的俄语公民与俄罗斯人受到“新纳粹”迫害、乌克兰实是俄罗斯的历史领土等,希望唤起乌克兰亲俄势力的“一呼百应”,同时面向全球舆论场进行陈述,意在缓冲发动战争的道德杀伤力,争取让“特别军事行动”成为全球舆论下的“义战”。
而在战争手段上,俄罗斯也格外强调“军民区隔”,多次宣称打击对象聚焦乌克兰军事目标与“新纳粹”。故可以观察到,开战之初的俄罗斯极力宣传“被解放区”民众的“欢欣鼓舞”,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攻击民用设施、建立人道主义通道允许平民撤离,努力营造行动的秋毫无犯。当然,如此做法也有争取乌克兰民心、研判乌方抵抗意志将迅速溃散的考量在其中,后者尤其在促成整起“特别军事行动”上扮演关键角色,即俄方认为不必下狠手即可轻松获胜。
故从某种程度来说,轻敌、寄希望于乌克兰人民、“义战”,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中构成了三位一体。然从战况发展来看,普京与其团队显然在理解乌克兰民情上有所偏差,同时忽略了乌克兰作为一个长期脱离俄罗斯而独立的民族,已然形成一定程度的团结意识、集体认同。
此外即便俄罗斯致力打造“秋毫无犯”的形象,但因俄乌战争受到全球媒体高度曝光,加上战况迅速滑向“人民战争”模式,要避免交战区的民居损害、平民伤亡,基本上已是缘木求鱼。故在战事久拖未决下,乌克兰民众的骇人死伤、俄军的战争暴行在全球媒体上传播,即便乌军也存在虐待战俘、肃清亲俄势力的屠戮行为,但身为兴战方的俄罗斯必会受更多指责。长期下来,流血牺牲的反复上演,腐蚀了俄罗斯曾欲维持的“义战”形象,也让“特别军事行动”的正当性与伦理基础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乌军开始对俄占区发动反推,北溪与克里米亚大桥等民用设施更是先后被袭,即便俄军短期之内尚无全然溃败的可能,莫斯科所受的政治压力却是一日大过一日。故在国内舆情汹涌、前线胶着难前、“义战”日渐口号化的情况下,俄罗斯终究选择了“黑化”,祭出开战以来首次针对非战区大城的导弹袭击。
关键是俄军打击是否常态化
然此一举动虽预示了战情将日渐惨烈,却不必然意味俄军即将展开绝地大反攻。首先,此次行动更大程度上是为政治、而非军事目标服务。
综观俄方此次打击地点,除基辅(Kyiv,中北部)以外,还包括哈尔科夫(Kharkiv,东北部)、敖德萨(Odessa、南部)、第聂伯罗(Dnipro,中南部)、赫梅利尼茨基(Khmelnitskiy,西部)、日托米尔(Zhitomir,西北部)、利沃夫(Lviv,西部最大城市)、克里维里克(Krivoy Rog,东部)、科诺托普(Konotop,北部)及捷尔诺波尔(Ternopil,西部),其中不少都是非交战城市。
此外即便普京表示打击对象是“能源、军事指挥和通讯设施”,导弹却同时落在住宅楼、学校、托儿所、医疗机构和儿童游乐场上,并导致了多区的停电限水,显然是刻意要造成平民恐慌、满足内部强硬民意对民用设施受袭的报复感。而借由展演无惧“道德包袱”、睚眦必报的强硬形象,普京意在传递两个政治讯息。
第一,如若乌克兰日后再袭击俄罗斯境内民用设施,莫斯科的报复必定迅速且不顾虑“军民两分”,此次大规模导弹袭击便是案例;第二,不要认为俄罗斯包括核威慑在内的警告只是“虚张声势”,为击退乌克兰与北约的攻势,俄罗斯敢于动用所有手段、打击所有对象。简言之,俄罗斯希望避免战火渗入本土,同时欲借动用常规导弹,侧面巩固核威慑的可信度,目的仍是吓阻北约与乌克兰的更进一步。
然而导弹攻势不能完全主导战情走向,更不能全然取代军靴。如今的俄罗斯在乌克兰面临两难,即其希望巩固现有战果,故以公投等方式推动乌克兰“四地入俄”,但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军备不够、面对北约相对落后等残酷现实,又反复拷问着占领成果的存续。若进行战线收缩,则俄军多线作战的庞大压力将能有所缓解;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其基本上没有此一空间,因为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维护公投结果。
在此脉络下,以导弹大规模轰炸民用设施,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收获报复快感、催生乌克兰民间恐慌,却无助缓解前线僵局。尤其此举必然激发乌克兰的仇俄情绪,也有一定概率促使北约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而非减少,在此情况下,乌克兰只要咬牙苦撑、不愿重回谈判桌,俄军的反复轰炸便只能持续减损其前期营造的“义战”框架,且也未必能停下乌克兰对俄罗斯民用设施的袭击。以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为例,如若真是乌克兰所为,其必然已在动手前做好了被报复的心理准备,且也乐于收获鼓舞士气、喂哺反俄民意的政治成果,恐怕未必会畏惧“区区导弹”的打击。
但从另一视角来看,乌克兰眼下的军事攻势看似迅猛,实则仰仗乌西到乌东的后勤补给,尤其是跨越第聂伯河的诸多公路、铁路两用桥梁,为东部、南部战线的乌军,送来源源不绝的兵源与北约重型设备;大批西方援助的单兵导弹等武器,同样利用大型运输机直接送至基辅等地机场,再转用铁路和公路送往前线;坦克和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则从波兰等国通过铁路运输。如若俄罗斯真有意通过导弹袭击,为眼下胶着取得突破,与其袭击医院与游乐场,不如大规模轰炸乌克兰交通基础设施,挫伤乌军后勤与补给,将有机会在前线兵源补足、后勤军备生产跟上前,牵制住乌军的前线攻势。
然要执行此一策略,俄罗斯仍要有相当的空中优势、导弹优势作为支持,方能施行针对关键设施的打击常态化。而俄罗斯是否有这一实力与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接下来的战场动态变化所决定,也就是在战况持续升级下,北约会否向乌克兰提供更强大的防空系统与设施,是否会支持乌克兰继续向俄罗斯境内的民用设施或人物发动袭击,以及俄罗斯愿意“黑化”到何种境地。简言之,战争的升级是大概率事件,但战场的走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导弹袭击乌克兰Q&A】
俄罗斯以导弹袭击乌克兰,传递出哪两种政治讯号?
只要乌克兰再袭击俄罗斯的民用设施,俄方必然严厉报复;只要乌克兰与北约持续进逼,俄罗斯将无惧放下道德包袱,包括核威慑在内的种种警告,并不是虚张声势。
俄罗斯为何在战争之初坚持义战的框架?
过度轻敌、寄希望于乌克兰人民、希望争取全球舆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