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布林肯5小时超长对话 美国后退一步求合作?
中国外长王毅7月9日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后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举行会晤。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此次会晤持续5个多小时,且为全程同传,在近年部长级以上的会谈中十分罕见。
除了会晤时间长,中美双方都认为取得了进展。中方在通稿中把此次会晤描述为“实质性”和“建设性”,而非以往常用的“交换意见”。布林肯则在在记者会上直接说,“关于习主席和拜登总统,我们的期待是他们会有机会在未来几个星期通话。”中美领导人很快会有通话安排,从一个侧面反映已经有了一些谈判得差不多的值得领导人通话确认的共识。
王毅布林肯超长时间会晤的大背景是近来中美高层官员频繁沟通,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才刚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举行了视频通话。7月7日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与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Mark Milley)视频通话。6月1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也进行了会晤。6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与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卢森堡举行了面对面会晤。
新加坡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家马凯硕7月10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说,中美关系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他认为近期两国高层间密集的会谈表明,拜登政府已经意识到继续施压、围堵中国的策略并不起作用,他们如今打算后退一步,看看能否采取些不同的措施。
在笔者看来,中美关系没有出现新变化,美国也没有被迫退一步。此次王毅布林肯的会晤之所以氛围较好且有成果,在于布林肯此次的沟通主题是构建防护栏。拜登上台以来,布林肯先后提出“竞争、合作、对抗”和“投资-结盟-竞争”的对华关系三分法、三点论。如果说前一阶段美国力推印太经济框架以及带动北约将中国归为系统性挑战是结盟、竞争、对抗,那么现在构建防护栏则是在谈另外一层对华基调——合作。
中国反对美国用“竞争”、“对抗”定义中美关系,但是并不排斥合作。这是为什么布林肯王毅此次有共同话题的原因,是美国愿意谈合作,中国认同合作使然。这不等于美国后退一步开始转向合作,而是合作本来就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环。布林肯等美国官员在全面践行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并没有什么改变。
真正的变化是美国政府换届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特朗普(Donald Trump)式的歇斯底里转向了拜登式的深思熟虑,从民粹主义者的狂飙突进,转向了政治精英的辗转腾挪。不是美国退了一步,而是在特朗普政府完成对华战略动员后,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更深入完善地进了一步。
而中国也是在按部就班推行既定对美政策。2021年7月的中美天津会谈,中方曾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此次会晤,王毅向美方提出四份清单,是在前两份清单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份:中方重点关切的涉华法案清单和中美8个领域合作清单。
依据清单推进合作并不是中方临时起意,这些主张早在2020年就提了出来。2020年8月5日,王毅在就中美关系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出,“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还提出可以梳理制定关于合作、对话、管控分歧的三个清单,并为下步交流确定路线图。”
拜登胜选后,2020年12月7日,王毅在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举行视频交流时再次提到,“中方的对话大门随时敞开,双方可以梳理形成对话、合作、管控分歧三份清单,为从整体上厘清、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提供更清晰的脉络。”
拜登上台后,中方的清单从2021年的两份清单增加到此次的四份清单,从提出管控分歧清单到抛出对话合作清单,完全是按计划一步步行事。
在中美矛盾全面持续上升的大环境下,中美关系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中美两国都有处理双边关系的安排。节奏不一致时高官会晤就是雷霆风暴、不欢而散,节奏相合时官员见面就会有突现的合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