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全球最低企业税的中国 何以成为“磋商阻碍”?
7月2日,在外界尚在回味“中共建党百年”相关事件的余韵,感受某种正在酝酿的新秩序时,来自美国的声音就把观察家们的思绪拉回眼下。
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当日称“已有130个国家表示支持设立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这其中包括中国等大国。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论是如今的“中国支持全球最低企业税”,还是此前路透社在独家报道中称“经过艰苦的磋商才使得中国政府同意该计划”,乃至更早之前6月6日法国财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强调“七国集团(G7)需要说服中国”等言论,都显示西方世界热衷于描绘北京对全球化的抵触,也显现了西方政治人士与媒体的配合,在准备情况下,向不了解国际经济的寻常大众释放刻板成见。
对北京来说,他欢迎全球最低企业税率机制,但这种机制的设立是有前提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世界津津乐道的15%的最低标准其实已经在中国推行有一段时间了。资料显示,中国实际企业所得税率为23.47%(一般企业所得税为25%,对特定情况有水平不同之减免,最低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15%),相比之下,在2020年时,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的企业税率分别为32%、29.9%、27.8%、29.7%和19%。
因此,北京一直不反对全球税收改革,乃至对其乐见其成。只不过中国认为该方案不应该由G7制定并推行,要拿到二十国集团(G20)的框架下进行讨论。事实上,这套方案就是2017年后,G20委托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CED)制定的“经济数字化税收方案”,北京对此一直保持开放态度,参与方案的磋商和设计。对此,西方是有所了解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在6月7日记者会上就已经指出,中国“支持按照G20的授权,在多边框架内推动2021年中期就方案达成共识”。这一发言明确指出了中国的态度:北京不会在G7开完会之后就认可其方案,有什么问题,需待G20讨论,由G20推出。
这样一来,勒梅尔和路透社口中的“艰苦磋商”、“说服中国”就颇具黑色幽默意味:他们所要做的只有等待,而不必付出任何努力,还增加了成果的重磅性,以及各国自身的功绩。
而今,随着G20认可的OCED在7月1日的“事务级在线磋商”后发布了协议文件,这一受多国尤其是中国认可的方案也变成了现实。只不过在部分媒体及政客的自行居功之下,似乎成了G7的功劳和成果。
但就美国方面的努力,早在2017年时,如今所呼吁的“15%税率”就已经有了雏形,也即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2017年4月提出的“特朗普减税”方案。根据这一旨在吸引资本回流的计划,美国的企业税计划从2017年时的35%下调到15%,但在2017年12月最终落实时,本土公司税率中位数为23%,跨国公司为28%。
对拜登当局来说,他上台之初试图驳回调整特朗普的减税方案,但面对共和党势力可能阻击其“一万亿美元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的风险,拜登最终选择妥协,并在6月上旬提出了15%的企业税新方案,并由此和美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5月提出的15%以上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形成了一定吻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大国在经济问题上可能都会保持对北京的相对稳健态度,这可能也是资本驱使的必然趋势。
譬如日本副防相可以在美国保守智库宣布“保卫台湾这个民主国家”,但这并不妨碍日本签署中国、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关文件。同理,美国虽然在中澳纠纷上以舆论支持澳大利亚,但美国煤炭也不失时机地取代了澳大利亚煤炭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这种舆论与现实越发讽刺的现况,也成了当下这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