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下:北京积极斡旋意在美国?未免格局太低|专家有话说
5月份持续11天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大规模流血冲突已经画上休止符。回望这一轮以巴冲突,中美两国在其中又有何角色?《香港01》记者采访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李兴刚博士,分上下两篇刊布。
01:以巴问题与美国因素密切相关。您会否认为,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时期种种偏袒以色列的举动(承认戈兰高地、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强推对以色列有利的中东和平计划等),加深了以巴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
李兴刚: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事实上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都偏袒以色列,只不过到特朗普时期可以说是偏袒到无以复加了。
这一方面让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非常任性,我行我素,在巴以军事力量非对称性的背景下,以色列只相信武力的逻辑而不会思考共存的意义,也不会真的在乎两国方案等和平方案,它认为时间和大势都有利于自己。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过度偏袒以色列,让巴勒斯坦人对未来更加的悲观,原本他们还想象着有一个领土相连的巴勒斯坦国。悲观之后就是绝望,绝望之后必然是武力的反抗。
01:近期拜登(Joe Biden)政府恢复了少量对巴勒斯坦的经济援助,你认为拜登能在多大程度纠正特朗普时期的做法?拜登调整中东政策面临哪些国内束缚?
李兴刚:拜登的中东政策最多也就是非常精细的微调。事实上,拜登政府明显对巴以和谈没有兴趣,也不抱希望。拜登已经宣布美国重新支持“两国方案”,恢复对巴勒斯坦、联合国难民署的资助,这个表态是道义性质的,现实政治中“两国方案”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拜登不会采取实质性行动。
美国对中东的态度还是要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去考察。美国现在的重心是在印太地区,对中东追求的是在地区总体和平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慢慢的降低对中东的战略投入和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淡出中东”,重点关注印太。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让巴以问题保持稳定,美国还需要降低与伊朗的竞争烈度,这就需要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伊核协议的轨道上来。
但这样一来,美国就与以色列在伊朗问题上的战略存在结构性矛盾。所以拜登在国内会受到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的的压力。亲以色列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有很大的影响力,拜登不太可能将特朗普时期过度亲近以色列的政策调整太多。
同时,美国国内反对重回伊核协议的力量也会对拜登形成束缚,同样只能对特朗普时期的伊朗政策进行缓慢微调。
01:谈及伊朗,哈马斯在此次以巴冲突中使用的射程70公里和160公里的“胜利”和“圆月-3”制导火箭弹,都是伊朗开发的战术火箭。有分析认为此次以巴冲突同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战略博弈也存在联系。
美国是否会因为以巴冲突的不断持续,而加速恢复伊核协议谈判并作出一定让步?
李兴刚:美国可能会在重回伊核协议的谈判上做些让步,因为谈判本就是一个双方妥协的过程。
尽管以色列不希望美国重回伊核协议,但中东保持某种程度的稳定,美国才能够聚焦印太,所以美国会对以色列的行为有所约束。换句话讲,美国可以维护以色列的利益,但不能凌驾于美国自身的利益之上。
因此对以色列而言,其可能的举措,就是尽可能阻止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技术突破和能力发展。前一段时间伊朗首席核科学家在伊朗境内被人暗杀,未来不排除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
0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月份的轮值主席国,中国外长王毅在此次以巴冲突期间曾主持了相关的公开辩论,同时邀请以巴双方人士来华对谈。如何看待此次以巴冲突中的中国角色?
李兴刚:中国始终坚定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时还和以色列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和其他大国相比,这是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大优势,即中国在巴以问题乃至中东问题上没有什么包袱,也没有什么私心。因此,中国相对来说能够更加从容地主持公道,公平、公开、公正的促成双方和谈,更容易赢得双方的信任。
其他国家,比如美国,一直持偏袒以色列的立场,美国在推进巴以和平进程的时候,显然阿拉伯世界对此是有疑问的。
01:中国曾经也就阿富汗和谈问题邀请塔利班代表访华,但此次中国主动斡旋以巴冲突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格外关注,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中国是否正在呈现出在中东问题上的“战略主动”?
李兴刚: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邀请塔利班代表访华,促进阿富汗国内和平谈判,大家会感觉逻辑上很正常,因为谁都希望邻国能保持和平稳定。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距离中国较远,中国积极促进巴以双方和谈,国际舆论自然就会更加关注一点,这个倒也很正常。
事实上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中东地区和平,曾派出多位中东问题特使,以较高频率在中东穿梭访问、奔走斡旋。只不过现在人们习惯于从中美合作、竞争、斗争的全球战略大背景下去看各种国际问题,所以国际媒体乐于炒作这样的话题。
01:言及至此,此前中国同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时候,不乏有舆论认为中国试图用中东问题来撬动中美关系。此次中国主动斡旋以巴冲突,有分析认为其中同样有“撬动中美关系”的考量。
此外,有欧洲学者称,中国的动作是俄罗斯介入叙利亚问题的翻版。
你分别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李兴刚:一个稳定发展、繁荣的中东不仅有利于中东地区各国,也有利于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有义务推动巴以冲突的停火降温,重启和平进程。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自然有劝和的义务。
仅从中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斡旋巴以的动作,格局稍微低了一点,我认为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角度来审视和看待。中国推动巴以和平并没有自己的私利,所以我不太认同“借助巴以问题撬动中美关系”这种看法。
有关“中国的动作是俄罗斯介入叙利亚问题的翻版”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从宗教和安全战略的角度,的确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是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纯粹出于公理公平和正义,如果硬说有,那就是希望在和平稳定地区环境中与中东各国一道,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