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暂缓巨额关税|中国不跪美国让步 谈的不错但不要盲目乐观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对华关税战,特朗普不想打了。中美在瑞士进行了首轮高级别谈判。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谈判。谈判结束后,中美还特别发布了一个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其一,双方一致同意,降低关税;其二,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其实,后者意义更大。

美对华关税30%,中国对美关税10%,中国吃亏了吗?

但还是先说说普遍关心的关税降低。确实,这个降幅是的大,超出了外界的普遍预期。降完以后,美国对华关税基本在30%,而中国对美关税则大约停留在15%到25%之间。为什么中国对美关税会低一些?是不是中国吃亏了?还真不是。

这个原因在于,一开始贸易战之前,美国对华关税就在20%左右。双方谈判结束后,美国保留加征10%的基础关税。这个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因为美国负债太高了,不加征关税,财政就撑不住了。加征10%的基础关税,是美国的底线了。那为什么中国对美关税是15%到25%之间呢?核心就在于,关税战开启前,中国对美关税大约就是5%到15%左右。美国保留了10%的额外关税,中国也保持对等反击。加上这个10%以后,就比美国略低一些。

中国关税会略低一些的核心就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型国家,对美进口量比较少,工业品竞争力也比较强。(Reuters)

为什么中国关税会略低一些呢?核心就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型国家,对美进口量比较少,工业品竞争力也比较强。中国进口产品主要是矿产、能源、农产品为主。这都是买进来,给中国人消费的,没必要加征太多的关税。以后,中国的进口关税还会进一步降低。

2024年底,中国就对33个非洲国家,实施100%类目进口零关税。另外,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也规定了,要逐步走向全面零关税。中国还在扩大对巴西、阿根廷以及乌克兰的农产品进口,为了保持低成本,都不会征收太多关税。再加上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重启,这些都会继续降低中国的进口关税。 只有持续扩大进口,才能让14亿中国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日内瓦谈判超预期 哪些信号很重要?

美国对华关税战,发起的时候,气势逼人。这才打了一个月,特朗普就不想打了?这场瑞士谈判,不是中方发起的,而是美方不断向中国传递资讯。中国考虑再三,评估以后,觉得美国人是有诚意的,才决定重启中美贸易谈判。别小看这个过程,是因为有这样的过程,特朗普才能认真对待,好好谈判。

中国官媒多次发表权威评论,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图为中方谈判代表、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Reuters)

外界自然是最关注关税税率的降低幅度,但更重要的信号才是日后中美贸易的核心。

首先,在联合声明中有两个“认识到”,也就是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我想这是一个多月以来,中美在战略认知方面的重大进展,在美国发动关税战之后,中国官媒多次发表权威评论,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但是特朗普政府还是非常任性地升级了对华关税战,根子还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以为美国可以通过关税“压服中国”,但是,对华关税战却暴露了美国的软肋,“股债汇三杀”应该是让特朗普政府内的一些人清醒了,包括财长、商务部长以及贸易代表,美财长贝森特在4月下旬就强调这么高的关税相当于贸易禁运,美国如果货架空了,特朗普也承受不起。

因此,一个月竞争和博弈的结果是美方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对彼此以及对世界的意义,更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应该是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战略认知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也为后续中美经贸谈判奠定了基础。

特别要强调的是,显然这些中美贸易对彼此都很重要,中方很早就知道了,那么是谁需要意识到这些事情呢?是美方。声明说,鉴于双方近期的讨论,都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显然这件事中方早就知道了,那么是谁需要相信协商有助于解决问题呢?是美方。双方打算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显然中方也一直有着开放沟通的态度,那么是需要始有这个态度来推进工作呢?还是美方。

其二,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问题不会通过一次谈判就解决,也就是说,经贸谈判将是“持久战”,这次会谈提到了一点,那就是“持续的协商”,通过不断谈判来解决经贸领域的问题。一方面明确了极限施压、霸凌是不行的,要在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下解决问题,特朗普的任性和所谓的“交易的艺术”对中国不适用。另一方面,明确了要建立机制,中美双方的牵头人分别是何立峰副总理与美国贝森特财政部长和格里尔贸易代表,而沟通协商的地点、时间、形式和谈判层级是全方位的,尤其需要一提的是,可以在中国、美国以及商定的第三国,也就是说,经贸谈判是务实的,从而卸掉了双方谈判团队的思想包袱。

2019年,特朗普跟习近平在大阪G20峰会上会面。(Reuters)

不要速胜论,还是持久战

此次谈判的成果不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达到了各自理想的状态。在关税突袭战告一段落之后,中美经贸互动进入了“持久战”,不仅是长期的过程,而且需要彼此都有正确的战略认识与合理的预期。中美关系需要再平衡。且,“和平”,进攻一方放出来和防御一方放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战线还没有变,突然就讲和平,那意义更不一样。

对特朗普来说,是很兴奋的。立刻就表示期待本周末与中国领导人的通话,还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常非常好”。对于特朗普来说,只要关税引发的通胀不落地,那么美国联储局就可以降息,或者采取别的财政措施来让美国经济转起来。只要美国经济转起来,不管是要钱还美债,还是扣税还美债,还是继续提高美债上限,都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可以说,这一个多月以来,与美国的贸易“斗争”,中国打的是漂亮的。但高兴起来,也不要得意忘形,这是不好的。越是这种时候反而越是要冷静下来,不能对特朗普盲目乐观,毕竟他的信用度并不高。他的最大确定性就是“不确定”,谁都不知道未来他又会搞出点什么。绝不能趁著现在放松,高兴了一下,忘记了练功。依然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

要赢到底,只有坚持不懈增强内力,做好内迴圈,提高市场流通,提高商品品质,提高消费数量,稳好就业和经济,才能不怕他任何的风吹浪打。最怕的是速胜论,认为特朗普退让了,就是赢到最后了,那不会,特朗普也不可能老实。

只有把美国彻底“打到”明白和平和发展的可贵,他们才会珍爱和平和发展。这样的路,还有很长的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