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生效:中美“断崖式”脱钩 特朗普“宗教狂热”谁能阻?
美国东岸时间踏入4月9日凌晨,特朗普(Donald Trump)所谓的对等关税正式实施,继4月5日全球10%关税“小试牛刀”之后,美国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税战正式开打。主动提出将对美关税减至零的越南、以色列、欧盟等并未能提前同美方“和解”。包括菲律宾、英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则谋求谈判而未得确实回应。
以34%关税“强硬”回击美国的中国,换来额外50%关税的报复,导致美国对华(最低)关税升至104%。中国“奉陪到底”,再宣布向美国加征50%关税,即由34%进一步升至84%。
一周之前人们还在想像中美能在TikTok之类的问题上达成协议,如今中美转眼间陷入贸易全面脱钩的局面之中--除了小部份两国只能靠对方供应的商品之外,如果关税还是那么高(甚至更高)的话,中美大部份的商品贸易将会断崖式停止。
贸易战如何演变成中美脱钩?
中美的贸易战已经打了很多年。特朗普上台一年之后(2018年),已经多次向中国增加关税,先从太阳能板、洗衣机、钢铝的全球关税入手,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税率微升至4%左右;中国跟不少其他国家一样也进行了反制,对美国约值3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对美国的平均关税约为7.2%。这在当时已经时极其震撼的新闻,今天回望却变成“不值一提”。
其后,中美关税战不断升级。同样在2018年,特朗普对近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再对另外2000亿美元商品收10%关税,平均关税税率上升至12%。中国也对大约1000亿美元商品进行关税报复,平均关税税率升至18%左右。
到2019年,美国再把原本2000亿货值的10%关税升至25%,并额外向1000亿左右的中国商品征收15%关税,平均关税税率升至21%。中国进行对等关税报复,平均关税税率同样升至21%左右。
此时,美国关税覆盖约66%的中国商品进口,中国覆盖约58%的美国商品进口。
2020年,在新冠疫情来袭之前,中美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同意在两年内多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美国对华关税稍减,但平均关税税率几乎丝毫无减。
随后,新冠疫情变成了美国政治主题,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也从关税转向封杀TikTok、微信等议题上。
2020年11月,拜登(Joe Biden)胜选。出于华盛顿对华鹰派两党共识的考虑,拜登并没有减除特朗普的对华关税,不过就将贸易战进一步扩展成科技战,逐步收紧对华的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出口限制。
拜登虽然有对中国太阳能板、电池、电动车等特突种类商品增加了一些关税,但由于其政策有明显的针对性,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到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
2025年,特朗普再次上台。中美的关税战却以前所未见的规模加剧。
特朗普“口软手硬”?
虽然特朗普每次谈起习近平都说尽好话,声称中美合作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主动邀请习近平出席其就职典礼(最终中方由国家副主席韩正代表出席),又押后了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法律的实施,然而,特朗普对中国却是“口软手硬”,口中大骂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盟友,手上却拿着关税大棒不断打向中国。
2月4日,特朗普以芬太尼(Fentanyl)毒品流入为由决定对中国所有商品增加10%关税,此前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豁免不再。特朗普以同一理由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25%关税却得到押后。
3月4日,特朗普又再以同一理由向中国所有商品增加10%关税。而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标准的商品则不受其25%的关税影响。
3月12日,特朗普的25%钢铝及钢铝制品关税生效,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商品。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计算,此时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已经升至42%左右的水平,比起1月20日特朗普上任时高出一倍,比起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首年高十倍。
对于2月和3月的美国关税,中国报复相对温和的方式报复。2月,中国对于美国能源进口加征15%关税,石油和农业机械加10%关税;3月,中国将包括大豆、猪肉在内的一系列美国农产品加征10至15%不等的关税。同时中国也追加管制多种稀有金属的出口,将一些美国企业加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中,并将一些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这个时候,中方大概是认为跟特朗普还有谈判的空间,而特朗普的关税只是谈判筹码,因此决定给特朗普一些面子,好让他日后可以有个体面的下台阶。
但根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中方发觉特朗普政府难以沟通,也搞不清楚特朗普想要的是什么。这跟其他尝试跟特朗普谈判的国家的经验是相类似的。
关税的“原教旨主义者”
到4月2日,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来临。特朗普落实25%的全球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并宣布在4月5日落实10%全球基本关税,4月9日落实针对不同国家的所谓个别“对等关税”。两者加起来,中国的额外关税是34%。也就是说,中国所有对美出口商品的最低关税变成了54%。
由于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或地区都毫不手软,欧盟、日本、韩国、越南、台湾……全都包括在内,连只对美国出口纺织品为主的非洲国家,如被南非包围的莱索托(Lesotho),也不放过。
其后,股市大挫,美国甚至全球也面临经济衰退风险,连“第一老友”(first buddy)马斯克(Elon Musk)亦公开批评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但特朗普却声言关税是苦口良药,将会实行到底。到4月8日“对等关税”实施前夕,特朗普丝毫没有“收手”之意,更声言将会公布特别针对全球药品进口的新关税。
中国看清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如“超级关税鹰派”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所说的那样,“并不是谈判”。因此,中国反制也不再手软,首次将对美关税加到所有商品之上,税率为34%。特朗普声称中国犯了大错,以50%额外关税威胁,但中国企硬,最终全部加起来104%的对华最低关税就在4月9日落实了。
此时美国对华平均关税已经超过120%。而到4月10日,中国报复关税落实之后,中国对美平均关税也会升至超过56%。在这样的“超级关税”背景之下,正常贸易根本无法进行。如果坚持下去,中美脱钩在所难免。
从特朗普过去一周的言行来看,相信关税只是谈判筹码的人大概都错了,1987年已在《纽约时报》刊登全版广告批评美国贸易逆差是别国占了美国便宜的特朗普,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关税原教旨主义者”,对他而言,关税的目标就是要完全去除美国的贸易逆差--因此,就算像以色列、越南、欧盟等提出“一起零关税”的提案,特朗普也一概不接受。
这种将关税政策和贸易逆差紧密牵连在一起的逻辑也反映在特朗普对于所谓“对等关税”的算法上,他的算法就是把“美国对于某国的贸易逆差”除以“美国对于该国的进口额”再化成百分比除二。如果我们跟从这种算法的逻辑,除非美国对于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归零,否则“对等关税”依然存在。
这种“对等关税”算法可算是特朗普对于关税和贸易逆差的“宗教狂热”的简单数学化呈现。
有什么东西能阻止特朗普的宗教狂热吗?
无人能阻特朗普!
过去一周,我们已经看到股市、经济预期、民意、政商界意见都不能阻止他。
他不惜同中国脱钩也要落实超级关税的做法,再加上他对以色列、越南等国“零关税”提案的无动于衷,也显示出别国的反制和抗降,也不能阻止他。
共和党控制了国会两院,只要共和党基本盘依然像相信上帝一样相信特朗普,国会也不可能阻止他。
唯一可能就是法院。特别是如今特朗普赖以增加关税的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 在他第二任期之前从来没有被用来作为增加关税的法律理据,而此法律条文本身也没有提及关税。
然而,目前美国最高法院有6对3的保守派超级多数,而保守派法官都倾向尊重行政部门对于国家安全的判断,例如,在4月7日,最高法院就以5比4的多数容许特朗普以二战时用来把日裔美国人送进集中营的《外国敌人法》(Alien Enemies Act)来驱逐非法移民。
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法院阻止特朗普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乱加关税的可能性近乎零。
对于这次特朗普的超级关税战,极端乐观主义者也许还能心存最后一丝的期望,那就是特朗普此刻实施的关税对于美国东岸4月9日凌晨前已在最后一程来美运输过程中的商品提供了豁免。因此,很多此时抵达美国港口的商品还不必支付新的关税。乐观地想,这能否给其他国家更多跟特朗普谈判的空间?
但事到如今,还能够这样想的极端乐观主义者已经买少见少。
在人类历史上,心怀“宗教狂热”的政治领袖曾经为人类带来过无穷的苦难。也许,到了百年之后回头再看,在人类公敌的历史耻辱名单上,我们将能找到特朗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