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落实在即:特朗普“杂牌军”爆内乱 实际征税并非易事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美东时间4月9日0时01分,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对等关税”将会落实。面对中国34%的额外关税报复,特朗普威胁如果中国不收回报复,将会同一时间再加中国50%关税,使中国商品的最低税率升至104%。由于中方已经表明会奉陪到底,中美贸易大概会面临断崖式的脱钩……我们真的是活在这么疯狂的世界吗?

即便关税落实在即,人们对于特朗普的意图依然极不确定。4月7日早上,社交媒体、CNBC和引述CNBC的路透社,都一度发布了“哈塞特(Kevin Hassett,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特朗普考虑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的虚假消息,令标普500指数在10分钟内急升,增加了2.4万亿美元的市值,但白宫很快就否定该资讯,不足半小时内,标普500已跌穿原点。

媒体误传虚假消息,当然有他们的欠缺谨慎。但特朗普自己、特朗普支持者以至白宫不同官员的对外沟通,也确实制造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到底特朗普的关税是谈判筹码,还是本身就是政策目标?特朗普阵营并没有一致的意见。

图为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命令,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在旁。(Reuters)

贸易谈判有用吗?

自称“第一老友”(first buddy)的所谓“政府效率部”(DOGE)实际领导人马斯克(Elon Musk)日前就表明他希望美国同欧盟(按:“对等关税”最低税率为20%)将能够进入“零关税”的状态中。他又在社交平台X大骂曾为特朗普试图推翻选举案而坐牢的“超级关税鹰派”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指后者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坏东西”,引来纳瓦罗反批马斯克只是个“卖车的”(a car person)。

而跟马斯克一样同样支持特朗普的矽谷投资者Bill Ackman则大骂一直公开辩护特朗普强硬关税政策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甚至指责他在美国经济崩溃之中图利,称他的金融公司Cantor Fitzgerlad持有很多“长期债券”--Ackman的言下之意就是股灾当中人们避险,会推高债券价格,而联储局也有可能减息挽救经济,让原本利息较高的国库债券更具价值。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的“让美国再次富裕”贸易公告活动上。 (Getty Images)

虽然Ackman其后收回这项对于卢特尼克谋求私利的指控,但他依然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形容为“重大政策错误”。此前他就呼吁特朗普暂缓执行关税90天,好让其他国家能够同美国进行谈判,否则美国可能会陷入“自我引发的经济核寒冬”之中。

上文述及的“90天关税暂缓”虚假消息,正是出于被视为关税鸽派的哈塞特对于90天暂缓这个说法的回应。当时他被问及白宫会否考虑90天关税暂缓,他的回应是:“是的,我认为总统会决定总统要决定的事情。目前有超过50个国家正在与总统进行谈判。”这其实是说了等于没说,但在众多出于特朗普阵营对于特朗普关税的质疑声音之中,这就变成乐观误解或虚假资讯的“根据”。

Bill Ackman在X指责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对股市大跌漠不关心是因为他能够靠持有长期国债赚钱。(X截图)

其他官员的公开沟通,也制造了极大不确定性。纳瓦罗4月7日在报章撰文,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要修复造成美国长期贸易赤字的全球贸易体系,“这并不是一场谈判。”但同一天,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石破茂通了电话,说日方正派出高级团队来美谈判。去年大选期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谈判筹码的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更指他“预计日本将获得(贸易谈判的)优先权,因为他们很快就主动提出了要求。”

早在4月4日,越南共产党总书记苏林也跟特朗普通了电话,提出了将美国商品关税减至零的条件,特朗普当时就称通话“富有成效”、感谢苏林,又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和他会面。

这些表态似乎都显示出其他国家可以透过贸易谈判,跟特朗普讨价还价换取美国撤销新增的关税。

2025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左)。(Reuters)

但另一边厢,4月7日再次访问白宫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提出全面减除对美关税,以换取特朗普去掉其针对以色列所有商品的17%关税,但特朗普却称,“我们正在谈论一个全新的贸易(协议),也许不会,也许不会。”特朗普又强调,“别忘了,我们帮了以色列很多,我们每年给以色列40亿美元,那可是一大笔钱。”

同一天,正在准备关税报复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可以将美国汽车和工业产品的关税降至零,换取特朗普给予欧盟同等对待。但当特朗普被问及这只否足够让美国收回对欧关税,他就斩钉截铁一句说“不”,转而要求欧盟向美国购买3500亿美元的能源--这几乎相当于欧盟2024年全年的能源进口额,比其从美国的能源进口价值高出大约5倍,而且远远高于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2,356亿美元)--但他没有承诺美国的新增关税会因此被收回。

从以色列和欧盟的例子来看,“零关税”似乎也不能说服特朗普收回他的所谓“对等关税”。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可谈?

2025年3月2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图为冯德莱恩在欧盟峰会上发表讲话。(Reuters)

这种特朗普阵营的“内乱”其实不是特例,我们从此前的Signal泄密事件就看到,这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只没有做实事所需要的认真和谨慎,甚至连一致的政策大方针也没有。

实际征收关税的潜在困难

即使我们放开特朗普关税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不谈,要真的把特朗普的关税落实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CNBC日前就刊登了一篇观点文章,直指特朗普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不经贸易调查直接增加关税,却没有为此提出一个执行计划。文章指特朗普关税政策“远远超过了当前联邦政府有效且及时实施关税的能力”,要加征关税不是特朗普一言令下就能成事,而是需要一系列部门的互相配合。

虽然负责制订关税政策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财政部等等,但真正在前线执行关税政策的却是海关及边境保卫局(CBP),后者近年的主要任务却是管制边境移民和毒品流入。一份2023年的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报告指出,入境口岸长期存在人员短缺、处理延误以及贸易规则执法不一致的问题。

如今只得一周时间准备,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就要落实种类突然数十倍变多的关税税率(当中还有以千计的豁免商品种类)、处理原来根本不会出现的商品分类争议、认证商品来源地等等。CNBC的观点文章就认为这种具体执行问题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第一个考验,而特朗普政府“注定失败”。

在特朗普阵营的内部争吵和政府官僚部门的实际执行困难之下,特朗普的关税战会否“闹剧”收场?4月9日,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