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披露加勒万详情 中印冲突如何休?
北京在2月19日公布了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夜战的真实战况和中方战损。据中方说法,加勒万夜战始于印军以谈判为名,诱骗中方军使,后调集多人持械包围。这也是印度军警此前在班公湖北岸曾使用的方法。中方军使先与之搏斗,后与援军会合,打死印军20人,伤76人,俘10人,也付出1伤4死的代价。
这一细节填补了中印一年对峙的最后一点空白,也展示了印方在2020年对峙中一以贯之的战法和作风。
环顾2020年5月以来的中印对峙战局,外界可以发现,印军及其军警人员在前方已不止一次诱骗中方军使,试图借此俘获中方人员换取战功。这种局面可以让观察家们推导出一个重要的情报,即上至新德里军、政高层,下至印方基层军官均有对华军事冒险、偷袭“灰色地带”,以“跑马圈地”方式取得战果的意图,新德里的言行因此显出了极为可虑的一面。
在2020年5月前,印度前国安委员会顾问卡尔纳德(Bharat Karnad)就曾建议印度军警应在中印边界“拒止中方蚕食”、“袭击中方设施”,在这一思想撺掇下,中印双方就发生了班公湖北岸的一次小规模冲突。
加勒万夜战是印度在中印西段边境不断冒险之后的必然结果,在它之后,新德里还有攻势:
印方在5月31日风传视频,号称“俘获解放军”,印方人员同时高呼“Bharat Mata ki Jai”(胜利献给印度母亲)等印度人民党(BJP)常用“爱国口号”。此后,Twitter等社交网络也展示图片,显示至少五名印方人员遭遇钝器击打,被中方人员俘获。这一事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已经成为加勒万夜战的预演。
目前,印度方面已经把加勒万夜战的“荣誉”或责任推给了率部参与袭击军使、后被打死的巴布(Santosh Babu)上校本人,但从印度新闻信息局(PIB)发布的消息看,“迎敌建立观察哨”的巴布也只是奉命行事。根据PIB同期发布的一批包括10名战死印军的小传显示,印方当时在加勒万一带组织“雪豹行动”,投入兵力至少包括两个排,其中带队袭击的也另有其人,巴布只是其中军衔最高,排在死者名单最前端的而已。
其实,以短促突击制造既定事实,逼迫外界被动接受正是BJP的成名手段,这其中最有名的一战莫过于BJP在1992年由时任副主席乔希(Murali Joshi)、现任BJP副主席巴蒂(Uma Bharti)率15万人持械冲破军警封锁,一举捣毁阿约提亚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巴布里清真寺,夷平了周围民居,将数百名居民殴打致死的风波。而就2020年的局面来看,新德里甚至有想把这种手段应用在中印间“灰色地带”的意图。
根据印度国防部发布的“2020年终回顾”,在该报吿第二章“印度陆军”的部分内,其第二节中印边界对峙的叙述中即确认了印军在2020年8月28日至29日间展开了“预防性部署”,“先于中国扩张主义者的计划”,“夺占了班公湖南岸高地”。
它展示了印军在班公湖的“攻势”并非单纯的军事冒险,而是印度国防部有留档的偷袭行动,是印度防长辛格(Rajnath Singh)、国安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陆军总司令纳拉万(M.M. Naravane)、国防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乃至莫迪本人均知情的特殊情况,新德里方面甚至已做好了包括开战的“任何可能”(any eventuality)的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病外治的需要,一俟局势好转,则会立即调转风头。这种转向行为甚至会成为执政方的政绩。这使得新德里方面的行动时而见风使舵,时而目光长远。
尽管新德里在边境问题上难以与中国握手言和,印度各界短时间内也会因惯性继续煽动“爱国”情绪。但对以莫迪为核心的印度执政党系统来说,当前印度的主要矛盾已经上升到国内的民生、经济问题。北京与新德里之间的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将让局势转向可控与平稳。莫迪当局无疑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用以暂时解决当下问题,但新德里的休兵显然并非某种一劳永逸的结局。这也就成为北京面前的长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