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护照”是“疫苗战”的延续|安邦智库

撰文: 周萱
出版:更新:

本文源自安邦智库

随着各国接种疫苗的推进,率先接种疫苗的国家开始考虑放松管制以恢复经济的问题。其中,推出“疫苗护照”的建议在发达国家不断升温。所谓“疫苗护照”就是一种疫苗接种证明,持证者在接受“疫苗护照”的国家间旅行可以不必检测病毒或强制隔离。这意味着,已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可以在就业、外出工作、旅行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这种便利也可以形成一种机制,推动更多的人们接种新冠疫苗。

2021年1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建议档,呼吁欧盟成员国加快新冠疫苗接种速度,力争在今年夏季完成70%成年人的接种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讨论了给接种者签发“疫苗护照”,以期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恢复。

“疫苗护照”并不只是纸面议题,在少数国家已成为现实的行动。冰岛在今年1月已签发了首批“疫苗护照”。冰岛卫生部门1月26日表示:“其目的是促进各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使个人可以在边境管制期间出具疫苗接种证明,从而根据有关国家的规则免于边境限制措施”。

丹麦将于2月底推出电子疫苗护照,以便在跨国旅行时作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丹麦署理财政大臣Morten Bodskov表示,推行疫苗护照对重启社会及企业正常运作十分重要,预计丹麦开发的电子疫苗护照需要2到3个月推出正式版。2月4日,瑞典也宣布在今年6月前推出电子疫苗证书。瑞典首相勒文表示,各国必须为“疫苗护照”制定一个国际标准,希望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盟合作。

巴西民众1月27日展示接种证明。(美联社)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曾在1月15日明确反对现在推出“疫苗护照”。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里安表示: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仍然不知道接种疫苗的人会否再将病毒传染给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护照”将来也不可行,世卫组织只是考虑国别、贫富、道德等多种因素,建议各国目前不要要求入境旅客提供疫苗证明。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团队从2020年1月起就开始追踪新冠疫情的发展,对于开始接种疫苗的时代,安邦创始人陈功也是很早就提出“疫苗战”的概念,根据当时各国疫苗产能不足的情况以及疫苗使用的后果,判断将会发生“疫苗战”,也就是围绕疫苗的使用,将会发生强烈的竞争和愤怒,甚至会因为疫苗的使用与否,将世界划分为两种“不同的世界”——有免疫力的世界和无免疫力的世界。现在这种“疫苗战”实际已经发生,并且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渴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来争夺尽量多的有效疫苗,来满足本国的需要。

实际上,现在的“疫苗战”已经不限于争购疫苗,多国热议的“疫苗护照”问题,就是“疫苗战”的一种延伸,并将可能引发一系列重大争议和地缘政治效应。

首先,“疫苗护照”取决于各国疫苗接种的规模和比例。毫无疑问,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将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要么能研发生产疫苗,要么有钱购买大量疫苗,将会率先成为大量持有“疫苗护照”的国家群体。如WHO所说,目前的疫苗接种并不平均,10个国家接种了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冠疫苗,但有近130个国家根本尚未接种任何新冠疫苗。两个世界的比重为10:130,仅有10个国家是有免疫力的国家,他们根本不怕也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

其次,“疫苗护照”将使得世界的人员流动呈现某种单向流动,即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是自由的,但反过来则不行。因为发达国家会率先大规模接种达到所谓“群体免疫”水准,他们会力推“疫苗护照”来重振经济。但是,发展中国家则与此相差甚远,没有接种疫苗就意味着只能困守本国或本地,自我封闭,不可能进入高疫苗接种国家,这就是疫苗接种差异所造成的“两个世界”。

美国新泽西州民众1月21日排队接种疫苗,截至2月8日,美国已有10%的国民接种至少一针疫苗。(美联社)

第三,“疫苗护照”的标准怎么定?推行“疫苗护照”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标准问题——标准。注射了何种疫苗可以颁发“疫苗护照”?迄今全球上市了7种疫苗,但不同的疫苗有效性不同,各国批准上市的疫苗也各不相同,未来执行“疫苗护照”时,各国是否都认帐,这是个大问题。此外,谁来制定“疫苗护照”的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各国卫生部门?如果各国可以制定标准,会不会出现一些国家(如美国)不认其他国家“疫苗护照”的情况?

第四,“疫苗护照”的通用性如何?由于各国使用的疫苗种类不一,而且在现实之中,“疫苗战”已经变得政治化,这种背景下,美国、欧洲、中国发出的“疫苗护照”,是否能够通用?会不会掺杂政治因素?从目前的形势看,我们认为肯定会有政治化的问题,发达国家不一定承认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护照”,而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担心疫情传播而拒绝承认某些发达国家的“疫苗护照”。

第五,持“疫苗护照”旅行面临基本的科学问题:该护照只能证明持有者注射了疫苗,其被感染发病的几率减小,但并不意味着“疫苗护照”持有者不携带,仍然可以作为病毒载体去传播。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和国家来说,仍然存在传染病毒的可能,而这种担心,也会引发一些谨慎的国家拒绝“疫苗护照”。

第六,“疫苗护照”不能避免“病毒变异”的问题。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已投入应用的几种疫苗对病毒变异失效,但在理论上存在失效的可能。一旦病毒变异导致现有疫苗失效或者效果减低,“疫苗护照”的证明作用就立刻失去了。

从上述分析来看,推出“疫苗护照”目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风险,条件并不成熟。但是,作为独立的公共政策分析机构,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不能不提示一种带有风险的可能性——尽管有诸多问题,但对于处在疫情重压之下的各国经济来说,“疫苗护照”真的有可能出台!对于一些较大规模接种了疫苗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不太可能放弃因为接种优势而带来的尽快恢复经济的可能性。至于世界其他在疫苗接种方面落后很多的国家,他们则面临另外的命运。“两个世界”的分化,在“疫苗战”的各个时期、各种形态之下都会出现。

最终分析结论:

“疫苗战”已成为当前世界的常态,由于疫苗接种不同而形成的“两个世界”的差异,将会延伸到今后的“疫苗护照”推出。加快疫苗接种速度不仅关系到国民的安全,还关系到疫后经济恢复阶段各国能占据什么样的起跑位置和竞争地位。

本文为安邦智库2月7日“每日经济”研究简报之分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