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疫情造就智能监控试验场 私隐争议待释疑
2020年,整个世界几乎都是围绕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控制及治理这场世纪疫症期间,各国政府都以不同程度的管理及监控方式,望能尽快遏止病毒在社会传播。但这种来自公权力对社会的侵入,引发了政府宏观监控防疫与保障个人私隐原则的两难。这一矛盾,贯穿了全球今年对于个人资讯安全保护的议论主轴,也势必延续下去。
这一年来,各国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地采用监控式防控疫情手段,例如利用社会监控及人面追踪系统,还有透过搜集民众个人手机数据及移动讯息等等。这类方法当然有好有坏。好处固然是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非常时期下,有效追踪患者曾到访过的地方,以及其密切接触者,亦能够遏止检疫者违反检疫令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这种“侵入式”监控,则引发社会对政府监控人民、侵犯个人自由、干预民众私隐讯息等争议。
智能监控的实验好机会?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境内爆发之初,中国政府为了迅速抑制疫情,便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网络监控,自三月份起,部分地方政府开始要求民众使用“健康码”,以兹证明自己适合进入商场、地铁、巴士等公共场所。“健康码”系统可以纪录使用者曾到访地点、消费历史等个人纪录,然后实时判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
“健康码”或其他类似个人追踪及纪录系统,目前在内地仍是行之有效的防疫边境管制措施,民众出入均需依靠“绿码”,包括到餐厅等公共场所。在疫情之下固然是遏止患者传播病毒的有效方法──中国政府迅速防控疫情的表现,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令人担心的情况是,它似乎为利用高科技监察社会设下了先例。而在在未来一年国际边境逐步重开,这种电子行踪记录程式或电子健康证明,相信势必广泛使用到。
的确,类似情况不只发生在中国。譬如在韩国,政府利用手机定位、监控录像、消费历史纪录等方式,追踪新冠肺炎患者潜伏期内的移动行踪细节,这比患者亲自口述还要准确和具体,从而协助政府快速追踪传播链。
不单如此,韩国政府更委托电脑工程人员开发“疫情地图”等手机应用程式,供民众随时下载,知悉由政府部门所整理并公布的患者详细个人讯息,包括国籍、年龄、性别、曾到访地点等。当用户移动至患者曾到访地点附近一定范围,应用程式会向用户发出警告,避免用户长时间逗留当地。
虽然这些程式都是自愿下载性质,但相关数据最终如何处理及运用,用户似乎都无从了解。再者,近日多项调查指出,手机 GPS定位等不具名数据都会在用户不知情之下,售予一些第三方机构作防疫用途。
在以色列,政府在三月份批准赋予国内安全机构辛贝特(Shin Bet)权力,追踪新冠肺炎患者及潜在感染者的个人手机,分析大数据并进行监控。但后来此举遭到部分国会议员及人权组织的批评,加上区内疫情逐渐受控,故很快以色列政府便公开表示,已经叫停了相关监控追踪项目。
目前,辉瑞(Pfizer)等全球疫苗研发工作纷纷告捷,预计年底前能够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然而,各界还要需要静候一段时间,等待接种疫苗人数足够达致医学专家均认为疫情“安全受控”的情况。那么在此期间,类似“健康码”等电子通行证 措施,需要继续为政府机关或私人机构所采用吗?
来自公权力(或掌握这种监控追踪技术的科技公司)对社会设限的绝对权力,日后会否变成常态?这一直是社会大众这年来难以释疑的担忧。
基础技术应用及产业新兴
另一方面,政府的新政策,往往与新兴经济产业密不可分。
疫情期间,政府对于智能监控及追踪系统的需求迭增,有助研发者积累更多技术实践经验,完善整合量产化的零部件生产供应链,让人脸辨识、智能体测,以及其附带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疫情期间能够获得充足的场景应用,促使相关产业价值上涨,成为疫情下领军的新兴产业。
除了政府需要用到此等监控技术,各行各业的私人企业在疫情之下被迫接受内部智能化转型,例如遥距监控跨平台管理等等,这更令智能监控及追踪一类基础技术,进一步在社会实现普及化。
在中国,阿里巴巴、百度等科网巨头在疫情期间深度开发大数据协调工作,帮助政府监控疫情,也令民众可以在网上得知所在社区最新疫情资讯。文章初段提到在国内民间广泛使用的“健康码”,绝大多数就是置入阿里系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平台之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大型移动通讯商,也藉旗下手机用户数据分析,为政府开发涉及复杂运算的疫情防控模型。
民众个人私隐与社会健康及安全之间如何取舍?相信各处社会都有不同看法。
又譬如在美国,掌握公域巨量数据的科网巨头,也在疫情期间充份开发及开放旗下数据分析工具和追踪技术,协助民间及政府抗疫。苹果和Google在4月份合作推出基于蓝牙技术的接触史追踪平台,同时向外发布相关技术文件草案及规格框架,以便让政府卫生部门、大学及非政府组织研究分析。在官方网站刊登的新闻稿中,苹果公司强调会“确保用户私隐的高度保障”。
展望2021年,踏入后疫情时代,随着智能监控技术在疫情期间获得的大规模场景实践经验,促进政府机关及科技公司对人脸辨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础技术的进一步运用,这类产业在疫情过后,将会继续长足发展之余,伴随引发的社会争议,也势将不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