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领土主权 印度一再与中国爆发冲突的现实原因
8月29日至8月31日,中印两国军队在边境的班公湖一带发生对峙。这是继6月15日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冲突之后,印度又一次以“先发制人,在班公湖南岸采取措施加强了印度的阵地”的方式“挫败中国单方面改变地面事实的意图”。为什么印度近来一再针对中印边境的一些陈年旧账,周而复始地“先发制人”?
其背后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印度经济的困境。与其说是中印边境冲突,不如说印度政府是在借此来转移印度国内的矛盾,为争取美国援助,拿中国的忍让和印度士兵的生命当作筹码。
据印度国家统计局(NSO)8月31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印度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大幅下滑23.9%。其中,建筑业部门首当其冲,总增加值同比暴跌50.3%;贸易、酒店及其他服务业同比下滑47.0%;制造业同比下滑39.3%;采矿业同比收缩23.3%。印度媒体《今日印度》报道指出,这是印度自1996年开始发布季度经济数据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远差于大多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期。
这种窘状自然是因为疫情影响,但疫情本质上也是暴露了印度经济的虚弱。截至8月31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超过7.8万例,高于所有国家,总确诊病例超过360万例。印度媒体《今日印度》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ICRA纷纷表示,这可能会导致印度经济的延迟重启,印度正在面临一场40多年来首次的全年经济萎缩,预计印度全年GDP将收缩9.5%。
要知道,一如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轨迹,印度近年来的GDP一直存在虚高的成分。2015年2月印度政府为了美化提高其GDP的数字,曾两次修改GDP的测算方法。除了将牛粪纳入GDP这种特殊的做法外,印度更是将原先按生产成本计算的GDP,改为以市场价格计算。印度当年GDP增速从4.7%一跃上升到6.9%,总体量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也被认为多少与此相关。
真金有需烈火炼。印度引以为傲的经济增幅正受到疫情的试炼。不仅中小企业陷入危机,印度大企业也难以为继。据印度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的2020财年,印度政府的公共债务(包括中央和各邦)已经达147万亿卢比(2.01万亿美元),占2020财年GDP的72.1%。4月印度接受的FDI资金同比下降62%。印度市场已经失去对外资的吸引力。5月的印度居民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消费信心指数已经从3月的85.6大幅下行至63.7,跌至历史最低点。全球经济衰退下,印度过多依赖外来资本和国内财阀的经济模式,正陷入严峻危机。
过去数年,印度一方面未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持续拒绝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与欧美经济形成密切捆绑。如果没有疫情爆发,没有欧美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印度的经济腾飞还可延续。但是,历史没有假设。
企业缺钱、政府缺钱、军队缺钱,民众失业正在困扰印度政府。因此,愈是缺钱印度就愈是需要不断“挑衅”中国,以换取美国政府的援助。而愈是“挑衅”中国,就愈将丧失中国的市场和投资,进而自绝于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东南亚区域体。
6月15日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的地区冲突之后,中国在印度的企业和投资广泛受损,欧美企业在印度加速扩张,印度财阀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印度的经济却加速下滑。
另一方面,中国在加紧“一带一路”和“10+5”(东盟10国,外加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经济“外循环”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产值超过23万亿美元的国际区域经济体系。不仅是东盟,就连紧临印度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等国家也将逐步加入其中。
政治唯有从民生和经济考量出发才可以行得长远。印度当下一再酿就边境紧张气氛以应对政经难题的方式,迟早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