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莱曼尼之死】伊朗军事报复开始 特朗普也许希望能回到过去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丢失一枚铁钉,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特朗普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的刺杀,就好比那个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的“铁钉”,接下来“坏铁蹄”、“折战马”、“伤骑士”、“输战斗”甚至是“亡帝国”似乎已在预料之中。至少目前来看,以苏莱曼尼之死作为引线,整个中东乃至世界都成了火药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开始密布于各个角落。
中东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吗,苏莱曼尼是谁,美军为什么要刺杀苏莱曼尼,美国得到了什么,伊朗会进行怎么样的报复,是谁在乱局中渔利,中国和俄罗斯打算如何做,中东局势将往何处去,这些是各方普遍关心的话题。本组议题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和阐述,敬请关注。

【苏莱曼尼之死】系列

【苏莱曼尼之死】美国动机仍存疑 伊朗从未想过动真格

【苏莱曼尼之死】专注劝和促谈 中国介入中东时机未到

【苏莱曼尼之死】伊朗军事报复开始 特朗普也许希望能回到过去

【苏莱曼尼之死】美国伊朗陷战火边缘 唯一算是赢家的是谁?

【苏莱曼尼之死】特朗普暗杀行动的三个严重误判

自特朗普上周五(1月3日)突然派出无人机在巴格达机场附近刺杀苏莱曼尼后,油价急升、世界各国急呼冷静、伊朗百万计群众上街高呼“对美只剩战争一途”悼念、伊拉克国会通过要求美军撤出的决议,使美国该国16年的经营“一朝尽丧”。环顾全球,包括伊朗死敌沙特在内,也没有国家敢一面倒力撑特朗普的行为。

最为关键的是伊朗对美国的报复已经开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地时间1月8日向美军驻伊拉克空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以及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A. Milley)已经全部抵达白宫商讨对策。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特朗普也许会作出不一样的抉择。

12月27日,伊拉克石油重镇基尔库克(Kurkuk)政府军事基地遭火箭攻击,一名美籍平民承办商死亡。事件传到正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山庄度假的特朗普耳中。

美方认定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武装组织“真主党旅”(Kataib Hezbollah)是幕后主事者,而美方人员死亡也踩过了特朗普的底线,国防部就提供特朗普几个回应选项——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当中包括“攻击伊朗船只、导弹设施”、“攻击伊拉克境内受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杀死苏莱曼尼”等由较温和至极端的做法。

现实中的特朗普取用了“中庸之道”,在12月29日空袭5处真主党旅在叙利亚及伊拉克境内的据点,造成至少25人死亡。可是,由于美方事前似乎未有征得伊拉克当局同意,此举团结了伊拉克政府大多素有纷争的派系,一致同意要踢走驻伊朗美军,也同时引起巴格达民众与亲伊朗武装组织一连两日在伊拉克政府明显默许之下围攻美国大使馆。

这特朗普的“第一步棋”已经走错。

德黑兰百万民众上街告别苏莱曼尼的场面。(路透社)

美国固然在武力上几乎无人能敌,但是由于战争代价高昂,美国的霸权必然要建立于权威之上,而无形的权威之中,总要有仁慈的伪装。此时,特朗普为了执行自己设下的红线,当然要有所行动。然而,这个行动一定要做得让外界认为合情合理。

如果特朗普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他其实可以先公开向伊拉克政府发出警告,要求后者将涉事的武装分子缉捕归案。如果伊拉克当局从善如流地“交人”,特朗普底线已保,并不会重复以往奥巴马的食言前例。如果伊拉克当局不作配合,特朗普则可宣布会在短时间内(例如12个小时之内)攻击真主党旅据点,声言预先公布的目标是要减少人命伤亡,然后再从容发动攻势,又不留给真主党旅全面转移阵地的时间。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外界不能批之为不合理,而伊拉克当局也不能义正词严的指责美方侵犯主权。

即使事情发展至上周二、三(12月31日、1月1日)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被围之际,让特朗普担心2012年班加西美国大使遇害事件,甚至1979年的伊朗美使馆人质事件会在其任内重演,认为要透过大刀阔斧的高调行动,一举冲破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僵局,美方也有比击杀苏莱曼尼更佳的战略选择。

无可否认,苏莱曼尼本人,以及其所代表的伊朗革命卫队,一直是伊朗的反美大本营,即使在奥巴马对伊友好的年代,也不满伊朗外长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的务实亲和政策,又反对与他国签订核协议。此人一朝在位,美伊紧张关系实在难解。

然而,苏莱曼尼自1998年开始领导卫队的圣城军,普遍被认为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之下最具权力的人物,其民望更高于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虽然他支持的伊拉克武装力量曾导致美军伤亡,然而在针对伊斯兰国的战争中,他跟伊拉克美方人员可算是名义上不合作的实际伙伴。而且,他在中东政军局面上举足轻重——根据《维基解密》,曾全权管辖驻伊拉克美军的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经常要透过伊拉克官员向苏莱曼尼传递消息;俄罗斯2015年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府前,也曾在莫斯科事先“请示”过苏莱曼尼。

如果杀死苏莱曼尼是唯一可以大挫伊朗国内反美势力的选项的话,那么特朗普的决定固然是无可避免。可是,这不是唯一选项。

哈梅内伊带领一众政府官员,包括总统鲁哈尼(左三)为苏莱曼尼祈祷。(路透社)

在特朗普下决定之时,包围美国使馆的人群早已散去,而且美方口中的“即将发生的攻击”即使属实,杀死一个不会亲手执行任务的苏莱曼尼,也无补于事。因此,即使美方要进一步向革命卫队施压,也不应该刺杀苏莱曼尼,而可转而击杀苏莱曼尼的下属,或者其他伊朗革命卫队的领导阶层,并公开警告美方对他们“即将发生的攻击”已然知悉,如果他们敢继续行动将后果堪虞。

当然,此等刺杀行为,虽然不会引起今天的强烈反弹,也会激化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因此,特朗普就应该作好两手准备,在击杀革命卫队死成员的同时,又“突然宣布”向伊朗提供为期三个月、可延期的制裁豁免,要求重启美伊谈判,以实际行动显示美方并非真的要寻求战争。

如此“一手软一手硬”,既不会让国际社会过度反感,又能分裂伊朗国内的温和派与反美势力,一博换取美伊外交成果。更重要的是,三个月的制裁豁免在实际上影响甚微,在局势未稳之前,各国商家政府也未敢妄动,有豁免跟没有豁免相距不远,却能给予经济生命受挫的伊朗人民希望,造成其统治阶层重回谈判桌的压力,反制伊朗国内的强硬派。

美国在军事实力和国际外交、经济影响力上远胜伊朗,其实要伊朗停止在伊拉克支持抗美势力,并非不可能之事。美国所欠缺的,只是一个以美国战略利益为目标,又能作战略决定的领袖。

特朗普此刻“已上梁山”,不得不以“攻击伊朗历史文物”、“制裁伊拉克”等言论,去威胁前者放弃报复、恐吓后者不要逼走美军。然而,这些不要脸的说法使美国在外颜面尽丧,实作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如果特朗普可以回到过去,也许他在重新选择的时候,至少会把事情做得圆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