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展望2019】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假新闻”
2018年4月,Facebook被揭发有8700万用户信息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政治公关公司盗用,以精准化推送似是而非的“假新闻”,帮助候选人当选。而在刚刚过去的“黄背心”运动中,网络上弥漫的假新闻也被认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6爆发的通俄门事件后,关于网络假新闻争议愈演愈烈,可谁又能制止它们呢?
参议员:我记得你提过Facebook将一直是免费的,这仍是你的目标吗?
朱克伯格:是的,我们将一直提供免费的Facebook,以帮助人们连结为己任
参议员:可是,你该如何维持这样的商业模式呢?
朱克伯格:呃……我们卖广告……
2018年4月10日,朱克伯格出席国会听证会,就资料外泄风波做出解释。原本趾高气昂的参议员们面对新生的社交媒体活像是14岁的中学生。更令人震撼的是,正是这群对社交媒体一窍不通的人,竟然每天高喊要同“假新闻”及利用假新闻的民粹势力抗争。
防范假消息 政客无能
假新闻造成的危害众人皆知。2016年美国大选前,所谓希拉里“强奸儿童”的谣言曾一度发酵;2018年6月,有人趁关西地震在论坛发布“大阪办事处怠慢救援”的谣言传遍全台,令资深领事不堪压力自杀。而在刚刚过去的黄背心运动中,总统马克龙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出售法国”、警察殴打残障人士等谣言也煽动起不少民众加入运动。
面对网络舆论乱象,众多科技企业站在同“假新闻”作战的第一线。“剑桥分析”事件后,Facebook随即宣布将对政治类广告进行严格审查,不容许其被包装为新闻在社群网络中散布。2018年9月,公司更宣布将对平台上的信息及视频进行人工审核,并下架不实信息。在主张“高程度言论自由”的美国,这样的审查仍获不少支持,假新闻确实猖獗到一定程度。
当下互联网巨头垄断了网民吸取信息的途径,影响力巨大,自然应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反倒是不少政客,以打击假新闻为噱头,行管控言论之实。11月7日中期选举过后,特朗普同CNN记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唇枪舌战,没想到他一怒之下竟以“报道假新闻”为由,将CNN驻白宫首席记者阿科斯塔(Jim Acosta)的记者证吊销。今年4月,马来西亚前执政联盟国阵也在议会通过《反假新闻法令》,期望在5月的大选中获得舆论优势。
事实上,假新闻持续污染互联网,同这些政客无力解决问题,却又挟持议题的行径脱不了关系。而无论是2016年美国大选前的“另类右翼”风潮,或是同班农合作的欧洲右翼党派也证明了,假新闻本就是某些政治人物的取胜利器。
假消息乃民粹之果
伴随近两年全球右翼崛起,不少自由派政治家将责任归咎于假消息带来的冲击,但这样的论述似乎有些因果倒置。早在互联网发明前,虚假消息早已发挥了它的威力: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东京化为一片废墟,在通讯不良的情况下,朝鲜人趁火作乱、放火、下毒的传言不胫而走,甚至被主流报刊登载。而当时遍布关东的民族主义团体,也趁此机会发起对境内朝鲜人的屠杀。
假新闻之所以能快速传播,缘于其符合受众的预期。当时,日本经济并不景气,加之大量朝鲜人涌入日本“占据工作机会”,不少东京人本就对朝鲜人怀有歧视乃至仇恨情绪。在此背景下,相关谣言才能迅速发酵。
而在当下,由于全球化实践过程中未顾及分配公平,不少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愈发严重,社会基层的不满则投射在对主流政党不信任,以及对特定族群的仇视上,令假新闻有生长土壤。
防范假新闻,固然需要公众擦亮眼睛,也需要科技企业积极配合,但其症结终究是当下蔓延全球的民粹思潮。只要各国政府不启动结构性改革,避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这样的思潮便将继续蔓延,而假新闻的传播也只会愈演愈烈。数千年前,大禹治水时便有了“宜疏不宜堵”的经验,这样的原理如今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