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加沙战败竟败于美国的大学校园?
经过两周传遍美国各大州大学校园的挺巴示威冲突之后,作为事态开端的哥伦比亚大学4月29日在示威者不顾校方提出的限期继续留守占领营区之后,并没有像此前一般召来警方介入驱赶逮捕,而是宣布将对犯规示威学生勒令停学,似乎是想为事态稍微降温,避免警民冲突的画面引来更激烈的抗争行动。
不过,示威者在纽约时间4月30日清晨就进一步占领了哥大的一座大楼,把原本占领广场草坪进一步升级。
面对学生的升级行动,在支持以色列的校友、金主、政客持续公开施压哥大校长严厉清扫挺巴示威之际,校方的降温冀望很大可能会破灭收场。而放眼全国,一些如得州州长阿博特(Greg Abbot)般的共和党领导层,对校园挺巴示威学生毫不手软:29日在奥斯汀得州大学,身穿防暴装备的警员以胡椒喷雾对付学生,拘捕40多名示威者。类似画面将会把挺巴示威的热度维持在高点。
对于美国大学校园的挺巴示威,以色列关注度极高。在4月30日早上,《以色列时报》网站的头条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示威,而有关国际刑事法院可能对以色列官员提出拘捕令、以色列特拉维夫“先救人质”的大型示威、政府极右和中间派对加沙“人质换停火”协议谈判的对立表态等不同重要新闻都“落下在风”。
这样的优次排序不无道理:这场大学挺巴示威的浪潮确有扭转拜登(Joe Biden)对以政策的可能。
1968年的败选阴影
美国大学校园的挺巴示威,在流行于美国自由派的多元交织性(Intersectionality)世界观的影响下,正逐渐演变成1968年同样起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种族正义兼反越战示威风潮的翻版--虽然今天的美国没有派兵参战。
当年的越战争论变成了推举总统候选人的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主题,大会地点芝加哥也成为了警方同反战示威者的冲突场景。在民主党内部分裂和全国政治混乱的观感之下,民主党最终输掉了1968年的总统选举,将白宫拱手让予共和党的尼克逊(Richard Nixon)。
1968年还在法学院念书的拜登,对于反战示威冷眼旁观,后来他亦回忆自己对于越战的不道德感觉没有其同侪般强烈,只认为那场战争是个“基于缺陷前提、悲剧一般的错误”。他自己以哮喘为由,也没有被征召入伍参战。对于此刻的挺巴反战示威,拜登大概不会有太大同感。
然而,1968年的民主党败选阴影,对于在尼克逊时代越战尾声当选国会参议员的拜登而言,当然有着无比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本年的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也同样会在芝加哥举行,拜登跟当年的民主党总统詹森(Lyndon Johnson)同样民望低落--即使是在加沙战争之前,人们已把2024年的大选同1968年作类比,期望拜登会像詹森一样自行退出。
年轻选民是拜登2020年胜选的一大基础,有近六成18至29岁选民投票支持他。然而,一个4月28日公布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民调就显示,在35岁以下选民中,拜登的支持度正以40%对51%大副落后特朗普(Donald Trump)。如果只计算在2020年有投票的同一年龄层,拜登也落后特朗普1个百分点。而年轻人尤其不满拜登对于加沙战争的政策,不满度高达81%,高于其他年龄层。
虽然外交政策向来不是美国总统大选惯常主题,而跟1968年不同,今天的初选制度以至拜登对于党机构的控制也决定了2024年的党大会将会是剧本早已写好的“加冕仪式”,不会有当年的公开冲突,可是,如果大学校园挺巴示威持续甚至加剧,将会把外交政策与切身的国内政治紧密交缠在一起,将之变成重要选举议题,而年轻选民以至少数族裔的选民将会对大选有决定性影响--在密歇根州(Michigan)的民主党初选,针对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抗议票数直迫拜登2020年击败特朗普的得票差距;在佐治亚州(Georgia),18至34岁的三个选民年龄层本年也变成了全州选民登记人数最多的头三位……
一些分析认为,投票不是示威,在拜登和特朗普之间,不满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民主党选民最终也只能“两害取其轻”投给拜登。然而,从近月不同媒体的访问可见,不少年轻或少数族裔民主党选民不只已对拜登心死,甚至有意投票给特朗普来惩罚拜登--在他们眼中,特朗普至少没有纵容以色列滥杀巴勒斯坦人。
拜登原初的盘算大概是就算他解决不了加沙战争的困局,只要他能够阻止以色列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当局重犯战争初期的大举杀戳,将加沙平民死亡人数压到最低,并透过加大人道物资进入的手法把加沙的人道灾难维持在一个免于崩溃的状况,当人们习惯了战争的长期化,这场战争对于美国选情的影响将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减,而拜登也可以透过像豁免学生贷款还款之类特别针对年轻选民的小修小补,逐步赢回民心。
然而,如果此刻的美国大学校园示威真的变成像反越战运动般的燎原之火,拜登就必需在大选前为加沙战争寻得一个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更必需是惊天动地般扭转大局的,否则难以让年轻选民的己死之心复活起来。
如今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可能就是带着这个讯息来警告内塔尼亚胡--后者不会不清楚了解一个政客可以如何不择手段去保留权力。
目前,布林肯手上正拿着一把可以置内塔尼亚胡于死命的利剑。
加沙暂时停火的考验
在5月8日之前,美国国务院须向国会确认以色列在其美国提供的武器的使用上有遵守美国军备出口相关法律以至国际法的人道要求。近日,路透社和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都引述消息报道,指国务院内部以至司法部、劳工部、能源部等不同部门都有法律意见认为以色列并没有可信证据有遵守相关美国法律和国际法。国务院4月29日更首次公开表示以色列安全部门有5个单位严重违反人权,当中4个已经采取补救措施,而美国则未能确认另1个有采取充足的补救措施。
如果布林肯不向国会确认以色列有遵守这些人道法律,美方就有可能部份甚至全面暂停对于以色列的军备输送。虽然拜登刚刚签署了额外170亿美元的对以军援,可是如何运用这笔拨款却是行政当局的决定。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拜登当局正计划禁止由极端正统犹太教徒和极右西岸定居者组成的以军“犹太永恒营”(Netzah Yehuda,暂译)使用美国军备--类似的行动将会是一个下马威。
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最终的保证在于美国,因此美方暂停供应军备的决定不止伤及以色列,还会危害到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存。无论后者一直以来对于美国如何跋扈,不能处理好以色列同美国的外交关系对于任何以色列总理而言也是死罪一条。
在布林肯到访以色列之前,以色列似乎就已经在其同哈马斯的暂时停火谈判上作出了重大让步。根据媒体报道,以方最新的停火方案已将哈马斯释放人质的人数由原先的40人减至33人,而且以方也愿意接受六周停火期间容许加沙民众自由重返北部,甚至让以军撤出分割南北加沙的军事走廊,放弃对于北还民众的检查(按:这几乎等同于放任哈马斯在停火期间重起北加沙的势力)。更重要的是,针对哈马斯一直以来对于永久停火的要求,以方愿意在暂时停火协议中加入讨论“重建可持续平静”的条款。
4月29日身在沙特的布林肯便称以色列提出的新条件“异乎寻常地慷慨”,呼吁哈马斯接受。
这一种停火条件,其实无异于要以色列放弃其所谓“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虽然以色列政坛各派都坚持不会放弃进攻加沙“最后一城”拉法(Rafah),但如果暂时停火以上述方式落实的话,六周之后,拉法大概不会再是“最后一城”。
属于内塔尼亚胡执政联盟的极右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已指责这是“举白旗”,警告如果内塔尼亚胡撤回马上进攻拉法的决定,“由你领导的政府将没有存在的权利”。
不过,总理民调支持度最高的战时内阁投票成员甘茨(Benny Gantz)已经公开支持以暂时停火救回人质为先。而10月7日没有加入战时内阁的在野反对派领袖拉皮德(Yair Lapid)也表明,如果内塔尼亚胡因为同意暂时停火而失去极右支持,他会在国会提供足够票数。(按:甘茨和拉皮德也依然公开支持进攻拉法,但这有可能只是一种不得不作的政治表态。)
当暂时停火的落实构成了哈马斯再次遍布加沙全境的事实,暂时停火变成永久停火,大概就是以色列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既然消灭不了哈马斯,即使以色列民意对于两国方案如何不满,也不得不接受两国方案依然是以色列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共存的唯一出路。
两国方案,当然还需要哈马斯和法塔赫(Fatah)的和解,以至哈马斯的温和化。 日前,双方已在中国协调下进行了巴勒斯坦的团结谈判,表达了透过对话实现和解的政治意愿。虽然两派和解过去十多年都停留在谈的阶段,不过现在的加沙局势确实是前所未见,我们并不能排除两派此刻有认真落实和解的决心。
而在以色列的一方,接受两国方案也有重大的诱因。《纽约时报》4月29日就报道称沙特方面希望在特朗普可能重新入主白宫之前透过与以色列正常化关系换取美国的安全协议和民用核技术协助--由于安全协议需要参议院通过,他们担心他日如果执政的是特朗普,参议院民主党人可能不会支持此等协议。当中唯一阻力正是巴勒斯坦问题。如果以色列以实际行动接纳两国方案,历史性的以、沙建交就有可能成为内塔尼亚胡赖以踏进历史长河的政治遗产。
此等中东巨变,若能实现,无庸置疑将会大大助力拜登争回美国选民的支持。但要在数个月时间之内将其推上轨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拜登能否在此发力,第一个测试就是加沙能否实现上文述及的暂时停火。测试的结果,大概本周便有分晓。
【专题】校园反战示威唤起“1968回忆” 美国觉醒运动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