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诗人一旦离开土地,他便变得软弱无力
今天是伟大的德国文学家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出生的日子。1797年的今天海涅出生在德国的杜塞道夫的一个犹太家庭。那时的德国文人辈出,以歌德与席勒为首的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掀起了文化奋进的序幕;其后以施莱格尔兄弟(the Schlegel brothers)、蒂克(Ludwig Tieck)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继起,一浪接一浪。而且,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贯穿这段时期,一直作为思想养分滋润着德国文艺界的土壤。事实上,上述那堆令人目眩的群星,海涅全都老老实实研究过他们的思想,并写下不少研究专着。
跟现今的年轻人一样,诗人在年轻时也曾经迷茫过。他一直都把握不到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事什么职业,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热爱文学。他先后被送到大学修读金融和法律,又到过叔叔的银行工作,但最后发觉商业并不适合自己。他稍后到了哥廷根和柏林求学,并在柏林聆听了黑格尔的讲课。在1830年代,他到了巴黎,在那里同样群星灿烂,他先后见到了柏辽兹(Hector Berlioz)、萧邦,乔治.桑(George Sand)、大仲马和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在1840年代,他更结识了马克思,并毕生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反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者
海涅的老师黑格尔曾经表示,一个人很难跳出他的时代,或者说一个人很难不被打上他那个时代的烙印。对于海涅而言,他生活的年代正值浪漫主义文学的蓬勃时期,他本人也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那时的浪漫主义,自命为德意志文化的旗手,以复兴文化为己任。他们大力搜集民间的诗歌和童谣、沉迷于捕捉美的理念,他善用讽刺手法,抹去事物所谓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光环,并暴露其荒谬之处。
记黑格尔诞辰250周年:关于他的时代、生平与哲学概念的9个知识
不过正是透过黑格尔,令海涅很快了解到浪漫主义的局限:浪漫主义者们在梦幻之中企图捕捉美的理念与身影,同时感到自己身轻如燕,慢慢向着理念飘去,但就在此时,他的双脚就离地面渐远。黑格尔使海涅了解到,艺术不可能不把真实和广阔的世界包纳进自身之内,并对世界进行美化。简言而之,美的理念不可能悬空在半空中,现实的世界是美的理念之展现场所与载体。就此而言,海涅可以说是超出了浪漫主义者,不过吊诡的是,他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对世界进行诗化,所以人们称他为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是剑,我是火焰
海涅在评论另一位浪漫主义作家 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时指出︰诗人只有不离开土地时,才有坚实的力量;一旦离开土地,他便变得软弱无力。在1840年代,海涅带着他的火与剑进入世界。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很多描绘现实的作品,比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和《西里西亚纺织工》(Die schlesischen Weber)。与其说人们在诗中感受到美,不如说首先感受到怨愤,其次才是感受到美和诗学。海涅一生致力把激昂的精神跟现实结合,不仅是对现实的政治环境,还是人生感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诗学精神。
仅以海涅的《颂歌》(Hymnus)的数行作结尾,献给所有在生活永不放弃的人。
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我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可是我们得到了胜利。
_________________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