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如何作为理解世界的方法

撰文: 释仁
出版:更新:

任何一个思想发展了一段时间后,都会变得僵化,以强调积极革新著称的马克思主义似乎也不例外。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György Lukács)在《历史和阶级意识》(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一书中,提出了“甚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并不在于固守马克思提出的一些具体的结论,而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资本主义下的物化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把社会理解为一个总体性的范畴,总体之于部分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停留于对某个个别的社会范畴,如经济、法律进行纯粹学术的考察。如果只停留在经济等的范畴,马克思主义注定会脱离了历史发展的总体脉胳,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帮凶。卢卡奇之所以得出这个思想,很大程度归功于另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

与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相比,卢森堡可能不为大多数人熟识。卢森堡出生于1871年3月5日,她在年轻时已经热衷于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而且身体力行地投入进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中。1919年,卢森堡和另一位马克思主义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遭到由退伍军人所组成的右翼军队逮捕,经过一轮严刑拷打,最后遭到杀害。由于卢森堡生前曾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修正主义者论战,因此她死后遭到党内口诛笔伐。加上斯大林在1925年,曾把她的思想和自己的政敌托洛茨基(Leon Trotsky)的“不断革命论”思想连结起来,因此斯大林对卢森堡作出了猛烈的抨击。远在德国的共产主义领袖亦响应斯大林,指出卢森堡与列宁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卢森堡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因此,在以苏联领导下的共产主义阵营内,卢森堡的形象长时间以来都极不讨好。

不过卢森堡的思想并未就此遭到忽视,包括卢卡奇在内的不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肯定卢森堡的思想贡献。她主张在马克思主义中“最有价值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观,表现成一种研究方法”。换言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不可以固守教条,而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卢森堡希望人们把社会视作一个不断变化的总体,正如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内含矛盾的总体,正因为内部发生矛盾,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才有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总体之内的每个个别范畴,都要在总体变革这个大框架下才可以理解。

Klaus Gietinger 所著的《罗莎・卢森堡之遇害》(The Murder of Rosa Luxemburg),详细考究卢森堡被杀一事的经过

只有把社会理解为一个总体,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以上提过,如果人们撇开社会的总体发展,孤立地考察个别范畴,只会沦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帮凶,亦不能理解个别范畴出现的历史意义。在卢森堡看来,如果人们不以总体性的方法研究资本主义,只是静止地研究资本累积,就只会把资本累积当作一个纯粹的经济学课题。又假若人们只是孤立地考察帝国主义,不把帝国主义置于资本主义总体发展的框架下考察,就只会把帝国主义视作纯粹的政治问题和历史事件,不会懂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一息尚存,它就会制造一个又一个帝国主义怪物。人们需要以总体框架作为审视诸多个别范畴的背景,才能把握到诸多范畴并不是相互分离,彼此不相干,而是有著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出现、结合和运动始终体现著资本主义总体发展的必然性。

把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性发展来把握,了解总体发展的必然性,才能够促使无产阶级自觉地投身革命。因为无产阶级已经明白历史的最终走向使他们必然会以胜利收场。

《卢森堡全集》(Complete Works of Rosa Luxemburg)

卢森堡的思想影响了不少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无一不受到她的影响。通过卢森堡,卢卡奇得以重新发现总体性的重要性、柯尔施更把卢森堡和列宁视为在第二国际时期中反教条的重要思想家。卢卡奇认为只有通过卢森堡的理论著作,人们才能够达到真正革命的、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管卢卡奇对卢森堡的赞誉是否过分擡高,但至少可以提醒人们有必要穿过重重历史迷雾、绕过层层政治抹黑,重新认识卢森堡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

《01哲学》,哲学入门,深入浅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世界。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