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而不读?装饰书柜的精神分析

撰文: 01哲学团队
出版:更新:

汤姆.罗勃(Tom Raabe)在《嗜书瘾君子》中描述了不同的书痴:书买得太多最后把家里清空,然后继续买书;相同的书买过六本、七本,甚至数十本;为了省钱买书而将同一套衣服穿二十多年香港有没有这种“书痴”?当然有啦,这个星期特别多人“痴咗”。

 

说的是书展又来了。正逢香港出版界的著床阶段,实体书在深切治疗部垂危,而电子书尚在胚胎中。书展一如过往火热,趁著这两三年刮起的文青风潮,入场超过百万人次绝对没有问题,皆因小朋友都放假了。所以索性连年度作家都不用邀请了,反正都是有文化的人。

 

“文化人”的阅读幻觉

 

 

有文化的人一般都不借书,在他们的消费选项中,买书有豁免权。

 

我有一个文青朋友,时常出没在二手书买卖的facebook群组。交易书籍的次数非常多,多得几乎以为他要开二手书店。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其实你真系睇得哂咩?”“睇唔哂架,但系见到正野,就忍唔住手。屋企好多书连开都无开过。”我再问他:“咁样买书法唔心痛咩?有钱唔拎去买衫?”他说:“买衫会唔舍得,买书反而唔会。”

 

亚里士多德曾经跟他的学生说,学习哲学要具备两个条件:好奇,以及“得闲”,读书也大同小异。香港人好奇与否就不予置评,但肯定周身唔得闲。港人每月的平均阅读率只有一至两本,除非你有吴局长一程机看十多本书的能力,否则根本没有时间看,买书更多时候是惯性行为。

 

一般人买书会比较多考虑,比如说自己的阅读能力,书籍种类等。文化人则比较疏爽,有时非因比较富有,而是他们买书时会产生幻觉(fantasy)。他们的精神时间比较长,一般不会考虑自己读书速度和书本厚度。“阅读时间”则像《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一样,在那个时间里他们瞬间拥有吴局长的阅读能力。

 

 

躲在书柜里高潮

 

 

至少不要太快否定实体书的价值。实体书其实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充实感与虚荣,“拥有知识”可以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幻觉。实体书毕竟是可触摸的,经过精心包装了的“知识”,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在网上能够轻易撷取的书籍,一般是通俗小说,读过就够。买书人在买书的简单交易中,容易得到原始的占有快感──且买书本来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快感。故买而不读,其实是对知识的意淫(obscenity)。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这类人很需要圆满自己的分裂主体(barred Subject),需要一再透过执行重复的事来捕捉小对形(objet petit a),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圆满(fullness of imagination)。他们会想像一个自己的理想形象(ideal ego),再想像这个圆满的人在未来已经替他完成了某些“丰功伟业”。而这些书则是他们通往这个未来的重要道路,所以他们通常对这些书有很大占有欲,不会轻易借给别人。但这类人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劳动。他们总想著“买回来就会看”这个理想形像,透过永远买不够的一本一本书来实现这个形象,并认为自己终将抵达那个现实(Reality)。情况有点像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悖论,想捉到这个理想形像就如阿基里斯想捕捉乌龟一样是捕风捉影的幻觉。而他们自身却早已因为幻想太多而失去动力。

 

走出幻觉的可能

 

 

“多啦A梦从廿二世纪穿越过来找到大雄,告诉大雄未来将会如何惨淡,这激起了大雄的恐惧。尤其是知道自己娶的是胖妹后,他幻想的那个未来产生了重大破裂,他也因此感觉到危机‥‥‥”

 

当然我们大部份人都不是“真.读书破万卷”的吴局长,通常看完封面,封底,目录后,一本书的历史任务经已完结(有心一点的可能会睇埋个序)。就算你家里屈屈质质,凳子也没有几张,但客人来到看到一屋子的文史哲经典,立马不敢小瞧你了。

 

如果刚好碰上一个博学又好奇的人,如果刚好他又非常有空,跟你提起莎士比亚,想跟你切磋一下学问。支支吾吾间,身为文青的你当然可以搬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过的“解放书本价值,让它变成纯粹的物。”满屋经典顿时又成了低调有底蕴的装饰,他立马又不敢小瞧你了──但我劝你还是收手,先把家里的书读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