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马克思(三):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怎样练成的?|夏莹

撰文: 激进阵线联萌
出版:更新:

作者:夏莹 激进阵线联萌

 

作者按:


这一节就厉害了,在这一节,夏莹教授详述了马克思选择伊比鸠鲁作为博士论文立足点的现实意义,带著我们见证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立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唯物主义从来就不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如此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完全的。经历十九世纪的全新发展与沉淀后,唯物主义以一种富有内涵的方式重新进入哲学的视野中。

 

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在上一回,我曾经说过,这一次我要谈谈《博士论文》的现实意义。而在我看来,要谈到它的现实意义,就不得不涉及一个与马克思的名字紧密相连,但却极为复杂的哲学概念: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materialism)这个词,在西方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很积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被看作是一个享乐主义,它在理论上则意指一些极为粗陋的哲学观点。

 

但自十七世纪以后,特别到了十九世纪,整个世界哲学都迎来了唯物主义的春天,这期间不仅包括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的直白书写,还有与马克思同代人的新康得主义代表人物朗格的《唯物论史》的长篇大论,好像一下子,所有人都变成了“唯物主义者”。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为甚么?我想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在此期间,市民社会逐渐在脱离国家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从事物质生产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这种时代精神需要一种与之匹配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则非“唯物主义”莫属了。

 

但哲学,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idealist)的事业,因此那些不关注idea(理念)亦或者ideal(理想)的理论,很难在哲学上有所建树。

 

唯物主义就是一种试图用观念来言说非观念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学说。这么一说,大家应该能够感觉其中包含著理论的纽结。

 

所以哲学科班出身的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要做唯物主义哲学,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追根溯源,这个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应被追随到马克思对于伊比鸠鲁的这个研究。

 

2018年,当我们开始狂热的纪念马克思的200周年之际,却忘记了另一个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同样颇有影响的人物正好比马克思小100岁。他的名字叫做路易·阿图塞,法国人,出生于1918年。

 

路易·阿图塞(法语: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

对于他的故事,我以后一定会大书特书。此刻先留个空白。

 

在此我忍不住要提到他,只是因为,在我看来,正是这个小马克思整整100岁的阿图塞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人。

 

在其晚年有关“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当中重新捡起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涉及的这个人物——伊比鸠鲁,同样指出了伊比鸠鲁所谓的原子偏移学说,构筑了“一切可能的偶然唯物主义哲学的模子”(阿图塞《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

 

因为在伊比鸠鲁那里“世界(诸世界的无限性)从clinamen(拉丁文“偏斜”)一产生就开始存在。与无限的平行下落的原子的‘原子之雨’(绝对虚空中的雨)相比,那是微乎其微的‘偏斜’。

 

这种clinamen是一种‘几乎微不足道的东西’,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无法预先知道它会在何时、在何地产生,但它却产生了诸世界。”(同上)

 

这一论断与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比鸠鲁的论断如出一辙。

对于马克思而言,伊比鸠鲁所发现的原子偏斜运动:“正是要超出决定论”(《贺麟全集之马克思博士论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并且“如果原子不偏斜,就不会有原子的反击,也不会有原子的遇合,并且将永远不会有世界创造出来”。(同上,第35-36页)

《贺麟全集之马克思博士论文》

不知大家是否能够感觉到两段文字的相似性?我想有两点是不可否认的:

 

第一,原子偏斜带来的偶然性压倒必然性,第二,正是因为这种偶然的相遇,世界才被构造出来。

 

说来这半天,如果你不太了解古希腊哲学史上这段有关原子论的争论,相信你对伊比鸠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会有感觉,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马克思的创见了。

 

在古希腊的哲学史中,德谟克利特是第一个试图从事物自身内部来解释事物的本质、运动、变化的人。

 

这一点在当时其实是一个很伟大的事,因为当时被称之为哲学家的人虽然都在找世界的统一性,但要么用一个具体的经验事物,如水,火等来说明其他一切事物,要么用一个抽象的概念,如存在,来概括其他事物。

 

只有德谟克利特似乎已经长了一双显微镜的眼睛,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微观结构,用一种叫做“原子”的基础单位来描述事物,因为事物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于是事物的变化都可以通过事物自己内部来加以说明,而这个原子,同时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又获得一个极为物质性的界定,因此说他是第一个地道的“唯物主义者”的确有道理。

 

比如他认为原子是有体积和形状的,这个说法就很“唯物”,因为你不能说“存在”这个抽象概念是有体积和形状的。同时,他还很热衷讨论原子的形式差别,以及原子的地位和次序等等差异。

 

正是这些差别构成了事物之间的差别。

 

但马克思在此特别对比了伊比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对于伊比鸠鲁而言,原子有重量,这件从未被德谟克利特所关注的事,突然变得很重要,并且“体积、形状与重量由于是结合在一起的,则它们的差别就是原子本身所具有的差别。”(同上,第40页)。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德谟克利特所说的那些地位与次序的差别都是一个外在于原子的差别,而伊比鸠鲁的这些差别却实际上预设了每一个原子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具有差别。

 

这两个观念的确截然不同。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面对两排树,德谟克利特更多看到的是两排树的排列顺序的差异,第一排的第一棵树是杨树,第二排的第一棵树是柳树……

 

而伊比鸠鲁则关注两排树的每一棵树所具有的独特性,杨树与柳树之间的质的差异,而不关心它们排列顺序的不同。

 

换言之,如果说德谟克利特关注的是原子之间的外在差异,那么伊比鸠鲁所关注的则是原子之间的内在差异。

 

由此,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如伊比鸠鲁一般尊重每一棵树所具有的独特性,那么我们就可能会进一步认同,每一个树都应该有自己成长的自我意识,因为它的独特性,它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成长方向,与成长路径。

 

的确,马克思口中的伊比鸠鲁就是这样去描述原子的,于是,因为原子是独特的,因此它就不一定如德谟克利特那样大而化之的将原子的下坠仅仅看作是一种直线运动,既然是包含著自我意识在内的原子,原子就有可能自作主张的发生一点偏移。

 

好了,这一点偏移可不得了。因为这种偏移,原子之间产生了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原子理论就可以用来讨论世界的创生运动了。

 

马克思甚至做了这样一个类比:伊比鸠鲁的这种立场观点,“在政治领域内,那就是契约,在社会领域内,那就是友谊”(同上,第37页)

 

这个说法在论文当中,没有上下文,显得非常突兀,但他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这个时候马克思已经将一个充满碰撞与矛盾的原子偏移运动视为人类社会的隐喻化表达。在其中每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正是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版本的社会起源论。

 

马克思成长为一个唯物主义者,需要借助于一个入口,而这个入口竟然不是被古希腊普遍认可的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而是这个充满争议的伊比鸠鲁。

 

更何况这个时候马克思总是用诸如自我意识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伊比鸠鲁的原子论理论,难怪学界总是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所印证只是马克思还沉迷在黑格尔思想的实事。

 

但如果换个思路来谈唯物主义,我却发现,其实马克思从伊比鸠鲁的这个入口进入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成就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康庄大道。

 

在我看来,唯物主义应该有两个规定:

 

第一,是我们所熟知的物质第一性的规定,这个规定,我更愿意将其概括为客观性优先;第二,则是被阿图塞所阐发清楚的,并实际上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已经获得表达的规定:偶然性对必然性的操控,对决定论的超越。

 

在我看来,这两个规定对于界定唯物主义,可谓缺一不可。

 

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伊比鸠鲁的思想而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尽管这个时候的马克思满口说的还是黑格尔式的套话,但显然他已经为自己预备好了脱离黑格尔的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