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监狱不敷应用 减少坐牢者才能治本
事实上,美国监狱人口暴涨,背后原因众多,但归根究柢似乎殊途同归─民粹政客为了讨好大众而鼓励严刑,弱势少数的外来移民因而沦为被针对对象。相关歧视问题早就根植于美国本土,而现任总统特朗普之所以能够当选,很大程度也建基于反移民论调,包括提出在墨西哥边境兴建围墙。
PPI的资料显示,美国逾200万的监狱人口里,非法移民便占8.5万人,里面绝大多数均没触犯其他刑事或民事罪名;除此以外,还有近5万名移民遭ICE拘押,其罪名是未能出示适当证件,而在他们被囚期间,近1.2万名儿童亦因乏人照顾而须接受难民安置办公室的监护。除美国外,移民在不少地方俱为监狱“常客”。在澳大利亚,私营监狱比率虽占19%,但当中尚未计及专门收容移民的私营囚所;至于英国,多达七成的移民囚者也被困于私营监狱─换言之,所谓监狱供不应求、以致求诸私营,不少实为关押移民而设。
许多意见认为,与其争论私营监狱到底是利是弊,不如从根本上减少监狱人口,则所有监狱过度挤逼及袭击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美国警方显然过份滥捕,以致监狱人口不正常地多,所针对的实不限于移民,也包括其他弱势人士,特别是其他有色人种。长久以来,美国黑人均比白人更易入狱,即使白人占美国人口六成多,黑人只占一成余,但监狱里的黑人却占三分之一,明显跟人口比例脱轨。以每10万人口计算,美国多逾1,500名黑人沦为阶下囚,也远多于白人的不足300人,即使比较拉美裔约800人亦是严重偏高。
另外,PPI还指,美国警方动辄以藏毒罪名作出拘捕,每年所涉人次便超过100万;每五名在囚人士之中,便有一人跟毒品有关。更有甚者,许多在囚人士其实未经法庭定罪;单是被拘留而未定罪的在囚人士,已占据了美国监狱人口多达四分之三,而他们往往因高昂保释费用(中位数高达一万美元)而无法保释外出。单是“毒犯”和“候审”两个因素,已解释了美国监狱人口为何远远地领先各地(见图三)。
美国大选 爆监狱政纲战
今年11月,美国将举行总统大选,多名参与民主党初选的民主党人都表明要取缔私营监狱。其中,大热门、前副总统拜登曾公开攻击他的初选富商对手斯泰尔(Tom Steyer),批评他明明知道私营监狱会把年轻人“如猪般捆绑(hog-tied)”,却透过旗下对冲基金投资私营监狱;在政纲里,拜登提出要全面禁止私营监狱,以及减少美国的监禁率,直言要停止私营企业透过监禁牟利。
至于另一热门、左翼参选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其监狱政纲则去得更尽,除了同样要禁止私营监狱,还订出监狱人口减半的目标,以及停止主要针对无证移民的强制最低量刑,并批评现行做法是针对美国黑人和拉美裔人的种族歧视。
事实上,上届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执政时,司法部一度于2016年8月宣布计划停止联邦监狱继续私营化,理由是研究指私营监狱并未提供适切的服务水平,亦未做到持续减省成本,而政府为囚犯提供的教育培训工作也难以外判及复制到私人市场。
当时一并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私营监狱对囚犯来说更不安全,且亦更加严苛。狱内牵涉囚犯和狱警的暴力事件,较公营分别多出28%和50%,此外,囚犯被隔离单独拘禁更多出八倍,这尤其见诸新入册者─吊诡的是,理由并非基于纪律管理,而仅因其他监仓过于挤逼;而另一方面,有私营监狱却被发现,超过一半的囚犯纪律事件均没遭惩戒。相关消息令美国一众监狱股暴挫。
然而,代表共和党竞逐连任的特朗普,一直支持私营监狱,他于2016年11月当选总统,便刺激监狱股应声反弹。特朗普上台后,不单推翻了前朝取缔私营监狱的决定,还控告加州政府去年签署法令,逐步淘汰私营监狱,认为禁止私人经营监狱是违反宪法规定─控方指出,加州有自由决定不再采用私营监禁模式,但就无权决定联邦政府的选择(美国每个州份都设有联邦监狱,加州本身便有逾十个)。
究竟监狱政策应何去何从?哪个政策才最适切?目前实无答案。始终,不同地方的经验似乎各不相同,私营监狱未必比公营监狱好或差,私营化及市场化亦未必一定邪恶或拙劣。重要的是,私营监狱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见得完全绝迹于公营监狱。即连公营狱警的工会也被质疑,是否同样为了捍卫自身利益而鼓励政府滥捕,其薪酬比私营高亦未必完全有利于社会整体。
事实上,早于私营监狱成风气前并开始政治游说,严刑重典的民粹要求已在美国广泛流行。更重要是,私营监狱在囚人数终究只占全美约8%,份额其实少之又少,以开支计算亦只占全国监狱成本的5%(各州之间的平均比率),故将所有监狱问题推到私营身上显然未必恰当。究竟是私营监狱供应者“赚到尽”,抑或政策本身“创造”过多监禁需求?更莫说,一旦私营监狱一夜消失,政府必然面对更严峻的供不应求及过度挤逼窘况。
说到底,监狱未必是犯罪者的最佳出路。监禁固然重在惩罚,惟同时也重在鼓励犯人改过自新─香港以“惩教署”命名,便突显了“惩”与“教”并重。
PPI建议,在减少滥拘捕、滥拘押之余,扩大社区服务令之类的惩教手段,将精力投到促进犯人自力更新、重投社会,不论对犯人、对社区,以至纾缓监狱困境、减少监禁开支等等皆裨益更大。
美国监狱人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翻了六倍,近年卒之开始见顶回落,其中私营监狱的囚犯数目亦同步减少。私营监狱的历史任务是否迎来终结?监狱政策又是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大家且拭目以待。
《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李道其他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205期《香港01》周报(2020年3月16日)《囚犯变为生财工具 监狱私营化再成争议点》。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