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委会控北京塑造“宗教祖国” 利用宗教交流搜集台湾民情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陆委会官网12月8日发布新闻稿,点名北京对台文化宗教交流,过程充满各种统战和政治语言,甚至利用宗教交流活动搜集台湾民情。

陆委会8日公开咨询委员会议纪录,主题为“近期中共对台文化宗教交流策略之观察”。由学者引言报告指出,北京近10年对台策略的核心是“大统战”,强化党机器直接领导与监督两岸交流作为。其中,疫后两岸文化宗教交流大幅度回温,但在北京官方“宗教中国化”的发展策略下,学者警示,近期两岸宗教交流活动内涵已有所改变,为塑造其“宗教祖国”以吸引台湾信众赴中国大陆,且北京官方主导色彩加重,交流活动中充满各式统战或政治语言,民间自主参与度下降,“表面看似维持两岸交流形式,惟内涵已发生质变”。

陆委会引咨询委员说法,称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及“安全”达91次,在现阶段北京高举政治安全前提下,“安全”因素自然融入两岸文化宗教交流活动,也加大官方主导角色,强化统战力道。

2019年4月27日,“妈祖诞辰1059周年纪念大会暨春祭妈祖大典”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行,吸引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的上千名妈祖宫庙代表前来共祭妈祖。(中新社)

具体比如北京邀请台湾宗教团体赴大陆,必定强调“心灵契合”、“融合发展”,官方策办之宗教文化活动,都会提及政治语言“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等语,或“利用宗教交流作为情报活动之一环,借以搜集台湾民情资料”。

与会咨询委员向台湾官方提出分析,指在宗教从属于党的前提下,北京对台文化宗教交流自然结合其内部政治发展与政策需要,如对台宗教交流主推项目,早期推动“宗教直航”,现则搭配“宗教祖国”、“两岸一家亲”、“融合发展”等陆方政策,借此扩大发挥对台影响力,示意台湾官方应主动与台宗教界相关人士及团体保持互动,提供赴陆交流相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