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无战事”虽是福音 惟靠两岸众志才能成全
美国知名学府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全球研究所过去10个月,在3个不同时间点,对同一批美国大学院校国际关系专家进行有关“中国袭击台湾可能性”民调。结果显示,认为中国大陆将在2023年攻击台湾的专家比例不超过11%,在3月份的最新调查中,只有4%研判中国会在明年攻击台湾。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在2021年5月、2022年1月以及3月针对美国各大学院校国际政治研究专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同一群专家之中有56%在今年1月接受问卷时认为俄罗斯会进犯乌克兰,但他们在连续3次的问卷中都只有不到11%的人认为中国也会在一年内打台湾。甚至在乌俄开战后,北京是否更可能使用武力对付台湾的问题上,认为更可能者仅占19.65%,46.2%受访学者认为不会更可能也不会更不可能,34.15%受访者认为更不可能。在“俄罗斯挥军乌克兰”被认为具备“信度”的预期下,2023年“两岸无战事”看似成为了这份调查的“福音”。
进一步细究美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一旦两岸开战,美国政府当如何反应,有九成受访学者主张“美国政府当对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加以制裁”,三次调查的比例分别持87.25%、87.88%以及93.55%;有七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将美军部署到台湾附近区域(70.1%、63.03%、72.22%);倾向运送与武器与军需给台湾的比例也均达七成以上(77.7%、70.3%、83.35%)。然而,面对美国政府是否要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对抗中国武装部队时,持正面主张者则大幅降至二成以下,分别为11.03%、8.18%以及18.41%。
这项攸关台海安全的调查结果自然吸引台湾媒体报道,惟在台湾社会旁观乌克兰情势心生“居安思危”的情绪下,报道面向笔直导向了“一旦北京真的进犯台湾,主张美国采取各种直接间接作为的比例也较乌克兰危机爆发前更加增长”、“18%专家赞同对解放军动武”的自我壮胆叙事。与此同时,也不乏有为了消弭惴惴不安的台湾社会民心,进而主张2023年两岸是否发生战事是假议题的群体,以全盘否定假设的态度回避了美国具一定政策建议的学界意见,无差别回应美国学界主流如何愿意间接支持台湾,但主观上消极回应介入直接与中国的军事对抗。
结合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当地时间4月5日宣布最新一波对台军售消息,美国政府将派遣专业人员赴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相关设备与后勤支援等技术援助,预计总额为9,500万美元,台湾政府循例感谢美国拜登(Joe Biden)政府第3度对台军售行动,台湾军方也评价再度对台军售显示美方对台湾国防安全重视。
综合以上,不论台湾官方是否“心知肚明”,至少在官方释放给民间讯息,以及民间与媒体的传播上,台湾社会在理性上普遍明白两岸军力失衡,“不可一战”,但纠结在意识形态与自主性的维护之间,迄今仍摆荡在“勉力和、不惜战”,乃至“美国依旧重视台湾”,甚而“居安不思危”,开始以威廉玛丽学院调查结果,回避台海存在战事可能性,压抑其社会恐战的忧虑。“两岸无战事”对于两岸来说,当然是一种福音说法,但在国际现实与地缘政治交错下,无所谓真假议题可言。
台湾社会自持理性,但从“勉力和、不惜战”到默认美国可能无法直接军援台湾,台湾当自立自强,到终极版本的“两岸无战事”,且台湾地位在美国政府心中越来越重要的自我催眠过程,体现的是台湾对于和平向往、争取和平机会的消极,又明明不欲战,却在不知不觉、浑浑噩噩中让自己走向战场边缘的沮丧。是以,“两岸无战事”既是众所期望的福音,自然也需要两岸众志才能成全,台湾社会既有明确的反战思维,便当理解和平要靠自己争取,而非让渡给美国以负不完全责任介入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