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前高层张雅屏:当家三年连狗都嫌,要把国民党弄好很不容易

撰文: 屈彦辰
出版:更新:

多维新闻网访问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雅屏,询及其对于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组织动员力量,他直言他不评论,因为每个人有他不同的秘诀。
张雅屏说,朱立伦去拜访很多人,能不能产生效果真的不知道,朱目前并没有形成竞选办公室的样态,是有人在帮他,不过有人担心他接触的,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干龙也都在接触,党员投票结构拿出来看才能知道意义在哪,有人一直在想像朱立伦好可怕,“其实没那么可怕”。
访问内容经编辑后于《香港01》转载。

频繁走访是为了维持“想像”

张雅屏打趣地说,国民党智库副董事长连胜文也在走访啊,为什么不怕连胜文? “连胜文更有钱耶”,简单讲连胜文不像朱立伦有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的“被期待感”。

他指出,他在看地方政治人物(走访)跟真正投票结果,产生最大落差的是马英九跟王金平选党主席的那次,国民党主席有竞争的选举就这么几次,马王一次,再来是2016年前主席洪秀柱参与的补选,接着是2017年的国民党主席正式选举,以及后面两次都有竞争的。

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雅屏5月3日接受多维新闻网访问,他认为,政治人物回应选民的期待,是为了满足“想像”。 (吴逸骅/多维新闻)

从有竞争的选举来看,越是党中央或党的系统支持的人都越不好,“当家三年连狗都嫌”,有做事情一定会产生(埋怨),除非把国民党弄到烂到人家不愿意接,要把国民党弄到好是很不容易的,一定得罪人,有人曾经在他上节目的时候问他认为前高雄市长韩国瑜该不该出来,他回“该啊!身为一个政治人物回应支持者跟选民的需求,不该回应吗”,当不当选是另一回事,纯粹以政治人物角色是该回应,让选民或认同者能够有一个想像,“他们这些人的走动都在维持想像,甚至在创造想像。”

国民党民调回温或为“自然现象”

多维新闻网询问,追踪台湾媒体的民调后,发现现任主席江启臣接手国民党后的正向评价从原来的两成,提升到近期的三成多,且积极推动“反莱猪公投”跟“公投绑大选”公投,是否象征江成功让国民党基本盘回稳外,同时也意味着江有意让国民党从街头再起?

张雅屏反问,那过去有没有公投?国民党从选输开始慢慢爬起来是不是“自然现象”?还是说不同人才会有不同结果?

他接着说,一个输掉的政党后来因为执政党够傲慢、出状况让在野党的期待被增加,还是因为在野党发挥强大的监督力量,让人民看到这个执政党丑陋的一面?他倾向看“政党认同度”,因为政党认同度跟偏好度有点落差,民众会因为讨厌民进党而接受国民党,但在认同上很难“再认同”,了不起退回到无党或不选择,国民党的认同从过去都一直有两到三成,到现在民进党(认同)拉到四成,国民党降成两成左右,有人说因为是年轻人偏独,偏独怎么可能认同国民党,在他看来很多民众是蓝绿都不认同,不是“蓝掉绿涨”,而是无政党认同者变多。

国民党中常会前,党主席江启臣与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赵少康握手问好。 张雅屏认为,江启臣没有经历过最坎坷的时候,江走的是前人铺好的路。(吴逸骅/多维新闻)

张雅屏提醒:声量如风 一刮就走

张雅屏提到讯息传播的部分,表示党是“党员组织”,党员有能力,干部有能力,远比中央党部的人有能力重要,因为党员能够把讯息连接起来绝对比一个党工强,应该要重振这样的讯息传播的通路,因为没钱而不用,难不成要重建一个通路吗?重建也要钱,尤其媒体掌握在民进党手上。

张雅屏直言,国民党现在强调互联网、强调声量,当中也有负评和正评,这跟风一样,一刮就走了。他提醒,政治人物的办公室跟政党最大的不同是,政党要的是持续经营且有基本理念跟方向,才能够吸引党员跟随,而不是一群“政治人物的集合体”,政党当然也是政治人物的集合体,但基本上政治人物比较像是“外围触角”,政治人物不应该成为核心价值.不会告诉别人国民党的核心价值是如何让政治人物当选吧?如果根本不认同国民党的核心价值,为什么还依附国民党,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党有票。

赵少康4月28日赴国民党中常会专题演讲,痛批民进党用“反中”掩饰无能。 张雅屏暗指,国民党中央在玩什么,赵少康其实都知道,所以他直接宣布不选。(吴逸骅/多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