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000万年 台湾东北部出土319个海底巨虫大型巢穴化石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台湾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早前在台湾东北部,发现319个史前海底巨虫的大型巢穴;牠们大约生存在2000万年前,掠食时总会埋伏在巢穴中,等到猎物靠近时再快速钻出洞口,再将猎物拖入巢穴。

由海底巨虫巢穴化石的垂直剖面, 可以看到漏斗形顶部(黄色线),扰动区域(红色虚线)和羽毛状结构(白色虚线)。(Scientific Reports)

美国传媒《CNN》报道,该项研究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中发布,台湾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台湾东北部发现了319个来自约2000万年前蠕虫的大型L形巢穴,透过重建痕迹化石(即远古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移迹或遗物),推估巢穴长约2米、直径约2.5厘米。

报告指出,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上发现“羽毛状结构”,并在洞穴顶部发现高浓度的铁质,估计是猎物被抓到洞穴中时剧烈挣扎,导致开口处的沉积物坍塌,蠕虫再分泌黏液来巩固洞穴壁所致。

古生物学家推测,史前巨虫与现代的“博比特虫”相似。(Scientific Reports)

古生物学家推测,史前巨虫与现代的“博比特虫”(Bobbit worm)相似。博比特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水生多毛食肉蠕虫,体型最长可达3米,体宽平均2.5厘米,分布在太平洋海域中的洞穴内,以突然窜出的方式捕捉鱼类、大型软体动物或其他蠕虫,将牠们拖入洞穴食用。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