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九二共识”可避战 又强调对美军购有助两岸关系

撰文: 涂柏铿
出版:更新:

8月22日上午,马英九基金会于台湾台北市举办“国家不安全研讨会:台湾如何转危为安”研讨会,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于会前致词,猛烈抨击蔡英文执政以来的外事路线。
马英九说,蔡英文“联美抗陆”把两岸从僵局变危局,他反对中共不放弃武力攻台、对台军演,但也无法接受蔡选择错误国家路线,轻率把国家推到战争边缘。他认为,蔡英文应接受“九二共识”好让台湾避开战祸。

马英九指称蔡英文主打“抗中保台”竞选,但根据比利时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的统计,台海在过去17年来共被列入“政治安全情势重大恶化地区”8次,4次在陈水扁执政任内,剩余4次则在蔡英文任上。马英九强调:“我八年任内完全没有被列入,我执政期间台海平静无波”,抨击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又“联美抗陆”卷入中国大陆与美国的斗争,“这些正是让台湾濒临险境的祸因”。

马英九(右)、前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左)22日上午在台北市议会出席“国家不安全研讨会:台湾如何转危为安”,两人握手致意。(中央社)

针对近期中国大陆与美国冲突不断的局势,马英九认为“台湾处于世界两大军事、经济强权对撞的最前线,‘保持距离’才是趋吉避凶之道,但民进党政府却反其道而行,自愿陷入两强斗争之中”。马英九并批判蔡英文“联美抗陆,自以为是棋手,恐怕未来会变成‘弃子’,让台湾成为两强斗争下的牺牲品”。

马英九还重提中共对台“首战即终战”的决心,批评蔡英文竟曾向英媒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宣称希望台湾“承受第一波攻击后”、世界各国会站出来给大陆强烈压力的言论,指责蔡英文“兵凶战危,身为国家领导人,更应避免战祸,这种‘先承受第一击再盼各国来救援’的思维,置台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何地?”

接著,马英九列举美国近年通过的《国防授权法》(NDAA)、《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等法案,称这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不能视为美国护台的保证”,而且台湾也被排除于2020年环太平洋军演之外。马英九不满地表示,美国卫生部长阿扎(Alex Azar)访台时,未承诺提供新冠肺炎疫苗,而且“过去没有《台湾旅行法》时,也一样有美国阁员来台访问,难怪不少人认为卫生部长此行意在刺激中共,为川普(Donald Trump)总统拉票,防疫只是顺带”。

台湾总统蔡英文(右)18日在总统府接见台北市美国商会会长金奇伟(C.W. Chin)(左)。(中央社)

此外,马英九又指出,美国立法主张惩罚与台湾断交的国家与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但蔡英文上任后“已丧失七个邦交国,几乎是总数的三分之一;美国支持东非索马利兰与我国互设代表处,可是自己却不承认索马利兰是一个国家”。还有美国亦不肯联署支持台湾进入世界卫生大会(WHA),又反对《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恢复谈判,“种种相互矛盾的讯息,实在让人疑惑难解”,“继库德族(Kurd)之后,川普下一个抛弃的对象,会不会是台湾?”

而在经济层面,马英九也批评民进党政府基于“抗中保台”执念推动“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昔日还形容《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是“包著糖衣的毒药”,结果对大陆的出口依赖程度不降反升,蔡英文还转而承认该协议对台有益,且今年上半年对东南亚的出口比重仅占15.8%,反而对大陆和香港出口已高达42.3%。马英九自豪地宣称:“我任内八年都努力控制它,不让它超过40%”

当前是台湾数十年来最不安全的时刻

马英九形容当前是台湾数十年来最不安全的时刻,自称过去的对外战略“和陆、友日、亲美”、两岸“不统、不独、不武”与“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应当继续被台湾维持,宣称“兼顾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不要选边站,才能趋吉避凶,符合台湾最大利益”。不过因应局势变化,马英九又称可微调为“亲美、和陆、友日”。

马英九主张“以两岸和解实现台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国际空间、以国防武力吓阻外来威胁”等三道防线可维护台湾安全,所以“加强对美关系,不是要与中共对抗;我们对美军购,也不是为了升高两岸军备竞赛,而是让我们更有信心稳健地发展两岸关系”。马英九还表态反对中共不放弃武力攻台与对台军演,但也不能接受蔡英文“宁可承受战争风险,也不愿接受能促进和平、可以避战的‘九二共识’”。马英九强调,蔡英文宣称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但实质上完全否定合宪的“九二共识”,称“对我而言,‘九二共识’既能够捍卫中华民国,亦排除‘一国两制’。回到‘九二共识’的正途,才是解决台湾当前危机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