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仁医.剧评二|贴地啲唔好咩? 走轻松路线都系一个优点

撰文: 林迅景
出版:更新:

无线剧集《星空下的仁医》第6-10集剧评

剧集大致是可分为烧脑、搞笑、令人放松、惊栗、令人肾上线素飙升、令人反思的,这几种类别,不过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吸引人睇,更要留得住观众,睇完之后令观众期待下一季。直到现时为止,《星空下的仁医》播出了10集,暂时已达到了“吸引人睇”这个最基本要求,播出时亦创造了不少话题,总体评分是合格以上的。

有水准够逼真。(《星空下的仁医》截图)

《白色强人》与《星空下的仁医》两者比较

成功在前,很多人会将《白色强人》与《星空下的仁医》作对比,不过两者取向在本质上却存差异,《白色强人》主要讲权力斗争,而《星空下的仁医》的剧情反而是主角们为建立儿童医院和医生们日常拯救病患为主,前者带给观众紧张刺激的心情,后者反而是以温情、感动人心为主打。

医疗剧要拍得好睇真系有难度。(《星空下的仁医》截图)

《星空下》更似外国医疗剧

如果要比较的话,《星空下的仁医》可说是和日剧《产科医鸿鸟》、韩剧《机智医生生活》,甚至是美剧《HOUSE》、《The Good Doctor》类似。以上几套也是以一位或是几位医生为出发点,廷伸出一些插曲、单元故事去构成一整套剧集。当然《星空下的仁医》还多出一个“建立儿科医院”的主线。无他的,怕香港观众看不惯,所以终归是需要一个明确主线/目标。

韩剧《机智医生生活》充满治愈感。(《机智医生生活》截图)
日剧《产科医鸿鸟》也有不少捧场客。(网上图片)

讲求治愈感

有人会问:“冇权斗,唔刺激又点会好睇?”错了!其实生活化、日常工作的剧集绝对大有市场,就如《机智医生生活》为例,剧情之中加入大量聊天闲谈、食饭,以及一些与医院无关的剧情,看似是无聊,但却会为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就好似身历其景,有人陪你一起返工放工,食饭闲谈,玩音乐,这些小情节加起来就会有一种治愈感觉,让人放松而有满足感。

《HOUSE》是医疗剧中的经典。(网上图片)
《The Good Doctor》完全是日常生活型 医疗剧的范例。(网上图片)

《星空下的仁医》就似是《HOUSE》加上《机智医生生活》的混合体,以一条主线推动整套剧集,每数集存在一条支线,各人之间又会发生一些小插曲,例如有一集于淼带同两个小朋友到医院找郑嘉颖,找不到之后就急忙之中将小朋友托付给钟嘉欣,正当大家以为小朋友是郑嘉颖的私生子的时候,原来只是同父异母的弟妹,这些剧情看似是平平无奇,但却能平缓医院剧情线带来的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