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日记.全剧评|叫好不叫座 “神剧”从来都唔系个个睇得明
无线(TVB)剧集《刑侦日记》全剧第1-25集剧评。
又系“神剧”有冇咁多套神剧呀?是的,以网民心目中的国际标准来说,诸如《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The Queen’s Gambit》(后翼弃兵)一类外国大制作,或史诗式巨制才配得上“神剧”二字,其他本地制作的一概不是。
又系“神剧”?
“神剧”的确要严格,因为需要具有改革性、布局精妙、有“余韵”以及令人有所得着,几个原则。有人会问:“收视咁差?点可以叫神剧!”其实2011年《天与地》和1992年《大时代》都有相同情况,剧集取向完全偏离固有套路,颠覆大家的想像。(详细请睇呢篇:刑侦日记.短剧评三|改革意义大于收视数字 教育观众学识睇)收视只是客观数字,从来都不代表剧集质素。
睇剧如睇小说一般引人入胜
《刑侦日记》的取向从来都不是平时的TVB观众,否则同一时间放一套“嘻呵哈嘿”一类的剧集,收视成绩一定会更好,而不是像这种悬疑又恐怖,充满令人心寒的压抑感,睇到“茶餐厅阿姐都忍唔坐转台”的剧集。食饭时候,又尸虫人骨又断脚,还要加上变态凶杀案、精神分裂症、幻觉幻听,不用讲都知道只适合在深夜时间播出,所以收视不佳应是意料之中。《刑侦日记》被安排在黄金时间播放,收视不是重点,意义或者目的其实在于创造一个新的剧集品牌(IP)。
细心睇先感受到有几好睇
《刑侦日记》能称得上是一丝不苟,且是环环相扣,表面上以侦查悬案为主,实则真凶一早已经已出现,观众要做的反而是要代入剧中角色,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剧集中没有过多提示,反而要求观众在场景以及对话中推敲出真相。譬如在“模仿《血谜图》凶杀案”中,也曾经出现过海蓝(菊梓乔饰)与Matt(王浩信饰)的画像暗示海蓝就是幕后主脑。如果大家由第一集睇到第25集,自然就会感受到编剧的用心,欣赏到其中剧情铺排。
刑侦日记.首集剧评|只靠谜团留住观众? 满足到三大要点先成功
开放性结局够震撼
更难得的是,首集到最后一集都保持一贯水平,第25集更出现了三大转折位。在不拖泥水的剧情中,同时埋下三大伏线:王浩信的角色出现第四个人格“Michael”,令人不禁联想到,到底拯救了杨碧芯(惠英红饰)的是“阿Matt”、“叶劲峰”和“朱玑”,还其实是“Michael”扮成?张晓蔓(连诗雅饰)烧了证件一幕,又暗示了她是“断脚案”的幕后主脑,同时韦睿杰(袁伟豪饰)留给杨碧芯的字条写:“我知你讲大话”亦会观众思考,到底只是杨碧芯的精神错乱,抑或是杨碧芯扮癫,其实她才是杀了梁日思(陈炜饰)的真凶?就算是最后一集,也可以为观众带来极大震撼,这才是“神剧”应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