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袭击事件频发“难断尾” 精神健康支援个案追踪亟待提升

撰文: 许懿安
出版:更新:

韩国首尔、京畿道城南与大田在7月及3月先后发生合计3宗持刀袭击事件,经调查发现3案疑犯都有精神病纪录,有关精神健康支援以及病例追踪等,又再成为国内热门话题。

位于首尔西南部的新林地铁站附近巷弄7月21日发生随机持刀袭击案,1死3伤。8月3日,一名男子驾车在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百货公司盆唐AK广场外撞人后,持刀进入入内持刀袭击途人,1死13伤。盆唐案袭击隔天,大田市一名男子持刀闯入高中刺伤教师。

韩国近月袭击频生,再加上大量“杀人预告”在网上涌现,全国人心惶惶,不少人放弃周五的夜生活

舆论多要求严惩,惟上述3案疑犯都因有精神病纪录,他们或获得轻判。

韩国以往曾为类似案件修法。韩国《世界日报》将2019年4月晋州纵火杀人案与盆唐案比较,称2名案中疑犯都有精神病纪录,且在犯案前多年自行终止接受治疗。

据保健福祉部统计,韩国国内病情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超过65万人。

韩国袭击事件:图为2023年7月21日,一名女子前往韩国首尔持刀伤人案现场,向受害者献花。(Reuters)

难强制患者就医

晋州案的疑犯有持刀袭击路人、与人发生冲突,以及自行中断疗程的纪录,警方及保健福祉部等部门在知道他状况的情况下,仍无法预防。2019年4月17日5死17伤的悲剧最终发生。

政府案发后提出运用全国精神健康福祉中心的人力资源,建立24小时紧急应对体系,但并无实效。案发后数年内仍有发生类似案件,因要强制患者就医并不容易。

韩国宪法法庭2016年裁定,在本人不同意情况下强制其入住精神病院的措施违宪。因此依2017年起实施的精神健康福祉法规定,须在2名监护人及1名专家同意下,才能不问本人意愿强制其住院。但因患者人权及家庭纠纷导致的问题,韩国再修法,将专家同意人数增至2人。

韩国袭击事件不断:图为2023年8月3日,韩国城南市发生袭击事件,警方封锁现场。(Reuters)

现行检测效果成疑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安哲秀6日在Facebook称,应引进全民精神健康检查制度。他称现行规定适用对象,虽自2019年起扩大成20至27岁,但10年才检查一次,且检查内容只有最基础的抑郁症量表。

安哲秀2022年竞选总统时也曾提出将精神健康检查纳入全民健检项目。

韩国2023年完成修法、预计2025年的新法,将适用范围扩大为优先导入20到34岁群体群,频率也提升至2年一次,但仍集中在抑郁症预防,且对预防犯罪是否有效存在疑问。安哲秀认为,需从政府层面提出更长远的方案。

民间也有意见认为不应将精神病患者视为“潜在罪犯”。由此看来,管理病例适当界线与方式,还需继续探讨与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