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在野党不成气候 特雷莎·梅伺机提早大选 利用恐惧巩固权力

撰文: 陈冠东
出版:更新:

自政府行使脱欧权力后,英国一众反对派依然极力反对英国脱欧,苏格兰甚至以独立胁逼唐宁街10号,最终使首相特雷莎·梅宣布于6月8日提早举行大选。表面上,特雷莎·梅在这10个月内,未受到任何挑战,政治地位看似牢不可破,更有传媒指英国进入“一党专政”的年代。然而,随着任内最重要的任务启动,英国史上第二名女首相的真正挑战才正式开始,她在要求国会重新大选时,就公开表明工党、苏格兰民族党及自由民主党,这三个反对派都反对她的脱欧方案,明显要乘民意粉碎所有反对派。特雷莎·梅能否创造另一段“铁娘子”传奇,就看6月8日的大选结果。

特雷莎·梅今次突然举行大选,与一众反对党呈弱势不无关系。(路透社)

在过去近100年,保守党在国会内最大的对手是工党,这局面几乎长年未变,期间只出现两次悬峙国会(hung parliament)。现在的工党依然是国会内的最大反对党,但党魁科尔宾(Jeremy Corbyn)的能力却受到英国各阶层质疑。

尽管在特雷莎·梅突然宣布计划提前大选后,科尔宾的反应非常正面。在声明中,他对特雷莎·梅的决定表示欢迎,并称会在国会中投票支持提早大选此动议。现时在英国下议院中,保守党与工党分别占330及229议席,科尔宾的回应,除了是不甘示弱外,也反映他认为工党并非“无得斗”。不过,前工党外相文礼彬(David Milliband)认为“科尔宾将工党引领至半世纪以来最弱的状态”,并指他的左倾政策无法应对英国目前面对的挑战。

事实上,这并非工党于战后第一次陷入路线之争,而以往两次出现同样情况的年代,保守党都能长期统治国会。首次路线之争于上世纪50年代发生,其时由葛斯克(Hugh Gaitskell)领导的工党无法抵挡党内左翼,及英国共产党的冲击,造就保守党连续执政13年。

科尔宾在国内非常弱势,无法领导工党挑战特雷莎·梅。(路透社)

工党陷路线之争 难阻特雷莎·梅

工党于上世纪80年代再次分裂,时任党魁傅特(Michael Foot)虽然口才出众,但他坚持人权和自由的理想,亦令工党陷入分裂。党内托派及武斗派等受年轻人支持的极左派系,在傅特的保护下乘势而起,大大打击了工党的选情,加上党内中坚分子后来决定自立门户,最终令戴卓尔夫人连续执政4,227天。之后工党更在1992年的选举意外失利,最终要待贝理雅革新形象,将党路线重新向中间靠拢,才终结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统治。

现在的工党亦同样,由科尔宾支持者组成的左翼政治组织Momentum,左右了党内部选举的走向。在去年的党魁选举中,科尔宾就是凭他们击败了代表党内中间派的施安伟(Owen Smith)。科尔宾领导的群众不单在党内选举中发挥影响力,他们更不怕与国会内的工党议员对立,积极动员民众入党支持科尔宾,导致工党今日在选用影子内阁时,会以理念先行,对该职位的认识变得不甚重要。这做法好处是能把内阁,能在科尔宾治下团结,避免去年脱欧后的逼宫出现,但坏处却是他们无法在政策辩论上与保守党分庭抗礼,在每个周三电视直播的首相答问环节(Prime Minister Questions)上出丑,失信于英国民众。难怪在民调中,英国社会各阶层均认为,特雷莎·梅比科尔宾更适合担任国家领袖。

今年大选很可能会是2015年大选的翻版,甚至更为极端。

【延伸阅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反口提前大选 拟6月8日举行 团结势力向欧盟谈判

施雅晴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积极推动苏格兰独立,但现在面对大选就不得不放下公投,要专心迎战。(路透社)

苏格兰民族党 自由民主党 保守媒体表现成变数

苏格兰民族党在联合王国出现危机之际,他们亦准备发动近年第二次独立公投。苏格兰首席部长施雅晴(Nicola Sturgeon)指,苏格兰人民有“民族自决”权力,称苏格兰的前途应该交由苏格兰人民确定,而苏格兰议会在上月底,已通过在明年秋季至2019年春季再举行独立公投,届时伦敦所受的压力将会大增,不利脱欧谈判。然而苏格兰今次准备再办独立公投,民调就显示出苏格兰民族党胜算不高, 不少民众在施雅晴宣布打算推动独立公投后,均表示这一刻举行公投的话,会在票站内投反对票,正反双方差距与2014年的11%接近。

而近来声势强大的自由民主党,就会为8星期后的大选加添变数。自英国于上月底启动脱欧后,在短短两日内就吸纳了超过5,000名新党员。事实上,自由民主党亦是脱欧公投后,党员数目增长得最快的政党之一,因为他们是各反对党当中最积极宣传留欧的政党,吸引不少年轻人支持。如果特雷莎·梅的目标是要在国会创造一个保守党独大的状况,那么自由民主党凭年轻人的力量,若能做成悬峙国会的状况,已是万幸,但今次大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甚至是让党重拾活力的最后机会。

但在风雨飘摇之际,特雷莎·梅得到一众亲保守党媒体护航,令她于大选的胜算大增。多名保守党要员均有传媒背景,例如外相约翰逊曾任《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记者,及后更担任属同公司的《旁观者》(The Spectator)周刊总编辑,至今亦有在该报撰写专栏,前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就曾在《泰晤士报》(The Times)担任编辑,到现在都有撰写专栏。而最新一位进入媒体界的保守党要员,是现在还是国会议员的前财相欧思邦(George Osborne),他在今年3月中获《伦敦旗帜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委任为总编辑,导致国会内出现媒体人的怪象。

恐惧政治成保守党拿手把戏

今年大选很可能会是2015年大选的翻版,甚至更为极端。工党的左倾当时令英国感到不安,而选前1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就让选民吓得一身冷汗,而现在科尔宾的因素未除 ,而苏格兰独立声音亦令保守选民恶梦重现。两者更明显的相似之处是,国家的未来同样显得危在旦夕,当年面对的是脱欧公投,现在面对的是脱欧谈判,而保守党均没有为两个危机抛出任何解决方案,开出的是类似“支持我,我会领导国家平稳脱欧”的空头支票,利用民众的恐惧心态,甚至是各反对党无大将的情况,来聚集支持保守党政府主导脱欧谈判所需的民意。特雷莎·梅的如意算盘非常明显,她要趁民众非常信任她之时,一举摧毁所有反对力量,让自己能在脱欧谈判中,再无后顾之忧。距离选举还有8周,特雷莎·梅在这一刻看似胜券在握,在要求国会举办大选的演说中,更展示出霸气凌人,但要保住首相一职,她还要面对不少变数。

特雷莎·梅突然举行大选,其实亦要承受一定风险。(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