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题】由通讯软件走到网络银行 Kakao雄心壮志涉足金融
Kakao Talk是韩国受欢迎的通讯程式,不过其母公司Kakao的业务却不仅于此,早于2014年便已推出了付款平台Kakao Pay及电子钱包Kakao Wallet。
科技与金融结合似乎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这间网络公司也不例外,已获韩国当局允许经营网络银行,预计最早可于6月在金融市场大展拳脚,到底这间在韩国通讯市场拥庞大占有率的公司是如何起家?
在韩国有约93%的智能手机内都装了通讯软件Kakao Talk,相等于全国逾七成国民都有使用此应用程式。Kakao Talk在2010年推出,成功抢占国内通讯软件市场,公司更锐意发展成“全球流动生活平台”(global mobile lifestyle platform),推出了召唤的士、预约理发店的手机应用程式,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下一步,Kakao会向网络银行业务大展拳脚。Kakao Bank于4月5日获韩国服务委员会准许经营网络银行,最早可于6月投入服务。
Kakao由手机通讯程式发展到网络银行,只是花了7年的光景。Kakao创办人兼董事长金范洙(Brian Kim)的起家的故事充满挑战。
金范洙出生于平凡家庭,父亲为制笔厂工人,母亲则在酒店打扫。他要靠当上私人补习老师赚取外快,才能支付大学学费。他从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毕业后,先后投身于三星集团的资讯料技部、韩国最大游戏公司 Hangame以及Naver的前身NHN。不过,他志不在此,一心希望创业,他说:“留在海港的船是最安全的,但这却不是制造它的目的”。于是,他递上了辞职信。
延伸阅读:韩国告别到银行排队年代 新式银行咩玩法?
iPhone面世 促发展手机应用程式
在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让他走上发展应用程式的路。当时金范洙对iPhone大感兴趣。他忆述:“当时看到iPhone无限的发展潜力”,于是他便与新的合作伙伴着手研究。他们设计了三个手机应用程式,最终选用了免费传讯程式“Kakao”。当时传短讯仍要付款,而该程式主要为2人通讯而设,正好切合当时需要,加上,当年Whatsapp发展不俗便决定于2010年3月便推出Kakao。
由于当时程式是免费的,便成功压倒一年收99仙美元年费的Whatsapp,在韩国市场站穏脚。
正所谓“瘦田耕开有人争”,更何况手机通讯市场是一块肥肉。互联网服务商Naver于2011年6月也加入竞争推出通讯程式Line。论时机,Line比Kakao迟推出,失去“饮头啖汤”的机会,但却仅花了6个月,便追上Kakao的用户数目,更成功抢占日本市场。
延伸阅读:
没有现金的世界 为何电子付款仍未普及?
与Line争锋
Line在短时间内急促发展,幕后的谋划人是NHN创办人李海珍,金范洙对他并不感陌生,今日的对手,其实是昔日的大学同学和合作伙伴。
在2011年,日本发生“311”地震,李海珍才察觉到手机通讯软件的重要。天灾令日本多个地区陷入停水停电,连通话及短讯服务也变得不稳定。有见及此,当地的电话供应商都免费开放wifi热点让灾民作联络之用,令wifi及3G网络的影响却相对较细,很多人都透过Kakao Talk通讯。这个情况令李海珍察觉到手机通讯平台的重要,在该年6月便在日本推出Line,其用家数目渐渐超越Kakao Talk。
Line成功抢占日本市场,互联网公司Daum Kakao(Kakao前身)行政总裁李瑟谷(Lee Sir-goo)认为原因在于两地市场的需求不同,“我们在韩国以免费短讯作招徕,因为那正是韩国人所需。回望过去,当时日本人也早已使用电邮作免费通讯渠道,Kakao自然未能吸引日本用户。反而Line以免费通话作卖点,我们当时还未有这种服务。”金范洙则指:“当年公司仅有20名员工在韩国,正面对三星及Line的竞争,若派出2人至日本,对韩国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Line花了10年时间在日本学习当地文化,令程式更切合他们的需要。
科技公司转战金融市场
Naver及Kakao不仅发展手机通讯市场,更进而转战网上支付平台业务。Kakao早于2014年便推出支付平台Kakao Pay及电子钱包Kakao Wallet,这意味着公司转向发展核心业务以外的金融及银行业。当地行动支付平台Naver Pay、Kakao Pay和Samsung Pay是在市场的三强。
民众对于新的付款模式,又是否接纳?韩国银行(Bank of Korea)的数据显示,目前仅有两成账单是以现金支付,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日渐普及,都令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