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视之死】港剧台剧去哪儿? 亚洲影视业再洗牌
香港影视娱乐辉煌一时,日本与台湾的剧集及综艺节目在十数年前同样备受香港观众追捧,然而大陆与韩国的影视产业却承各地转型期间急速冒起,可见电视台以至整个影视业均须要灵活、大胆方能适应时代洪流。
作为香港电视迷,对本地影视圈可有什么期盼?
台湾电视业之痛 由“康熙”拆伙说起
台湾中天电视台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在去年突然停播,主持人小S徐熙娣、蔡康永合作12年后拆伙,分别投奔湖南卫视及爱奇艺。“康熙”拆伙,正好揭示台湾电视业已走进困局,连最红、最长寿的招牌节目也保不住。十年多前,港人热爱台剧、台综,《流星花园》、《我爱黑涩会》、《棒棒堂》等,好不熟悉。然而台湾未能抓紧网络大时代契机,发展出大型视频串流品牌,部分大台仍仅视YouTube为节目重温网站之用。
不只如此,台湾多个大台早在2002年起便连连亏蚀,加上内地剧集及节目质素提升,内地进口台剧减少,令台湾影视业雪上加霜。今日,台湾艺人凭着语言优势纷纷投奔内地影视市场,令昔日的综艺王国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台湾人要看小S主持节目,麻烦向内地购买;有了这些熟悉脸孔,台湾人看内地节目的“水土不服”也比以往减少,一切也造就中台影视此消彼长。
在适应网络时代的过程中,内地大量视频网站应运而生,经过约十年混战,目前内地只剩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网、腾讯视频及搜狐视频等站稳阵脚。其中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于2010年4月22日起提供服务,看准中国“内容版权观念薄弱”弱点,推高清版权电视及娱乐节目,成功突围而出,近七年来成为中国流量最高的OTT平台,领导地位巩固。数年间,爱奇艺试验过不同营运模式,包括现行使用的免费增值模式(freemium),再以广告盈利及订阅制搭够。截至去年6月,爱奇艺的订户人数超过2,000万,freemium每日人流更达2.5亿。
爱奇艺如何抢市占一哥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地视频业务增长速度惊人,与互联网覆盖有密切关系。百度、阿里巴巴及腾讯三大内地互联网企业(合称BAT)近年大笔投资,与内地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村镇签订“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等战略协议,为家家户户铺设光纤宽频、4G网络,以及市内无线上网热点等,大幅推高互联网使用率。BAT三大巨头清楚影视娱乐新趋势要靠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支持,在铺设网络的投资不容小觑。
不过,节目内容终是吸引观众的核心元素。除了海量的外国电影及剧集,爱奇艺在2014年起还开始染指原创内容制作,开设子公司IQIYI Motion Pictures,自家制高质素电影进军影院大银幕,翌年另开设网上电影中心,专拍网上电影,年产量20部左右;除此之外,他们还在2013年设立网上游戏平台,推出以电影或剧集主题的游戏吸引玩家。网络小说改编仙侠剧《花千骨》2015年由湖南卫视首播,爱奇艺乘着热潮,随即开拍现代版《花千骨2015》网剧,并获正版授权开发同名游戏,令影视制作跳出电视或电影框框,在多元屏幕跟观众互动。
看湖南卫视如何转型
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如洪水猛兽,内地传统电视台如何转型应战,或许也值得香港借镜。湖南卫视成为央视以外内地知名度最高的电视台,其来自有。2004年该台开始把品牌定位为“快乐中国”,有中国娱乐频道之称,旗下的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与浙江卫视的“中国蓝”斗得难分难解。芒果TV在2014年4月面世,提供湖南卫视所有电视节目的高清播放服务,还有电影、综艺及音乐节目。部分节目是电视台及网上同步直播,前年开始,芒果TV甚至会推出独家播放内容,一年单计投放于独播资源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湖南卫视十几年来收视率连年上升,去年的全年广告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成功要素有几点,譬如湖南卫视多年来除了培养了大量知名度高的明星、主持人,人才资源雄厚,在电视剧的投资也是花上工夫,既与电视剧单位合作拍摄国产剧,另一方面是购买外国优质剧集,还有向外国电视台购买综艺节目版权,作本土化拍摄,透过提高自制剧的比重,强化芒果TV品牌形象,与电视台双轨发展。
无线衰什么?
在内地,跨年演唱会对于各大卫视来说有如TVB的《万千星辉贺台庆》,是年度抢收视的重头戏。湖南去年开启了“先网后台”的先河,在31号跨年当晚在芒果TV及其他视频平台足本直播五小时演唱会,湖南卫视当晚则两小时连播热门剧集《放弃我抓紧我》,让惯性观众继续“追剧”,只在倒数前后作短暂电视直播,再于翌日元旦晚上再重播整场演唱会。湖南卫视颠覆传统的方案,体现了“台网融合”的优势,且在同一个晚上分头吸纳两批观众。香港人也许很难想像,无线会把台庆重头戏让给myTV先播吧?
湖南卫视适时“让路”予芒果TV,显示他们对OTT市场的重视,因应网络生态变通。今年芒果TV另有大计,实行“超市法”一站式服务,打通视频广告与购物平台,用家在收看广告时可进入“芒果扫货”APP直接购物,对于广告商来说无疑相当吸引。除了百度等网络巨擘及省级电视台,连其他非电视产业的商家亦乐于投资OTT。上月“神奇小子”曹星如夺得21连胜,内地手机品牌华为在facebook作独家直播,事后前无线电视广播业务总经理陈志云在电台节目上踢爆,去年曹星如争取19连胜时,主办机构曾与无线电视商讨播放权,却遭无线反过来要求主办机构向他们支付播出费用,最终合作告吹,两者态度的反差,只好解释两地荣辱互见的现象。
没有拥抱社交网络
华为一掷千金的举措,最终亦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当晚直播贴文高峰时期吸引15万人同时收看,浏览量达180万次,带动华为专页fans数目一日内激增3万,成为曹星如之外的大赢家。曹星如创造奇迹,牵动香港人的心,奈何提供免费直播的竟是内地品牌而非TVB?拳赛后大家都赞华为赢尽口碑,洗脱港人一般对中资品牌的反感,是透过本土化内容打入外地市场的好例子。事件反映香港电视台仍没拥抱社交媒体,对OTT发展的触觉迟缓。
以TVB的网上平台myTV为例,目前只提供现有五条电视频道同步直播,只给予用户平台上的自由度,但看的内容与开电视无异,鲜有额外直播节目,遑论是facebook直播。再看TVB facebook专页,赞好人数达100万,但贴文多数是节目花絮片、预告片、剧照,偶有直播居然是新剧开镜拜神仪式,噱头欠奉,未能充分发挥社交媒体优势。到底开设网台是分薄电视收视,还是两者能够融合,发挥各自所长,拓阔客源?香港可以试从湖南卫视及华为身上汲取经验。
有关报道同时刊载于4月3日出版的《香港01》周报第54期,敬请读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