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大选】“特朗普主义”塑造者怀尔德斯 打响欧陆极右前哨战

撰文: 陈冠东
出版:更新:

周三(3月15日),荷兰人将会走入票站,选出新一届国会,极右自由党(PVV)创办人怀尔德斯(Geert Wilders)几可肯定会得到可观的选票。远在特朗普颠覆美国政治版图之前,怀尔德斯已利用激进反移民反穆斯林主张改写荷兰选举游戏规则,有论者直言他是“特朗普主义”的塑造者。如今他引领欧洲极右风潮打起今年多场重要选举的“前哨战”,或许将会为欧洲今年的政局定调。

怀尔德斯自称是创造“特朗普主义”的人,他在荷兰政坛亦已掀起巨浪。(Getty Images)

染得一头白金色头发的怀尔德斯虽然不是欧洲近年极右旋风中的先行者——法国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奥地利自由党及匈牙利尤比克(Jobbik)等组织早在国内选举中取得过不俗成绩,但他是欧洲首个于2017年面对大选洗礼的极右民粹领袖,因此今次荷兰大选对随后的法德,甚至是或将举行的意大利大选极具指标性意义。

怀尔德斯自诩是创造特朗普的人,他所领导的自由党(PVV)在2010年的大选拿下24席,成为第三大党并担当“造王者”,支持两个中间偏右政党组成少数派执政联盟;两年后他因不满预算而撤回支持,推倒联合政府,在随后的大选里,PVV议席虽然减至15,但维持第三大党地位。

英国脱欧后,荷兰势成欧洲右倾风向标,请按此看更多:【荷兰大选专页】

富图恩于2002年的出选,大大改变了荷兰的政治生态。(Getty Images)

 荷兰右翼民粹大旗的继承者

怀尔德斯的胜利方程式确实是各地民粹主义者都会用到的反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特朗普在竞选时也有用到怀尔德斯为国家开出的药方。这条路线其实并非怀尔德斯所创,早在2002年富图恩(Pim Fortuyn)就已开创荷兰右翼民粹主义的道路,怀尔德斯只是他的继承者之一,但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2002年大选前遭暗杀的富图恩。

目前,53岁的怀尔德斯领导的PVV在民调中与吕特领导的自由民主人民党(VVD)叮当马头,有机会成为得票最多的政党之一,只是所有其他党派都已经设立针对PVV的“洁净距离”(Condor Sanitaire),受限于荷兰大选的比例代表制,怀尔德斯最终怕是很难找到政治盟友组成联合政府。

与4年前的大选不同,移民涌入的问题已取代欧盟成为最重要议题,不变的是议题主导者依然是怀尔德斯。由于在2004年受到死亡恐吓,怀尔德斯一直住在安全屋,受警察24小时保护,所以他最主要的论政工具是社交平台Twitter。他的哥哥保罗(Paul Wilders)形容,他是发放简短讯息的大师,满足大众对简单易明政治讯息的需求。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历史学者肯尼迪(James Kennedy)更指,怀尔德斯的个人作风充分表现出“荷兰性”(dutchness),难怪他今日能得到群众支持。

荷兰数十年来,收容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却令国家出现身分认同危机。(Getty Images)

 民族认同出现危机的荷兰

怀尔德斯的成功之处是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传统价值的捍卫者,一种以往由中间偏右政党所做的工作。传统政党在过去数十年逐渐拥抱世界主义,基层党员越来越少,参政人士又逐渐精英化,忘却了国家还有一群相当保守的势力,怀尔德斯的出现就如给政治精英一记当头棒喝。

荷兰本身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民族国家,成员之间的同质程度非常高,民族认同亦清晰。现有的国家机器经数百年的演化,包括其福利政策等,其实都是为本国人设计,而非外来者。在外人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国家在部分人眼中被新移民把持,因为他们视自己为唯一能称为荷兰人的群体,怀尔德斯“重夺国家”的口号在此情况下就能一呼百应,同时亦创造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今次的目标则是穆斯林。

根据官方统计,荷兰1700万人口中,约5%为穆斯林。在各大新移民群体中,穆斯林“荣登”多项数字之冠,包括失业率、犯罪率、领取社会福利的比率,人均收入亦是所有移民群体中最低的怀尔德斯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表明将全面推动国家“去伊斯兰化”,包括禁可兰经、穆斯林女性不得戴头巾、关闭清真寺等,将穆斯林当作民族的敌人来攻击。但其实荷兰不只是自由党的支持者才对穆斯林有负面情绪,主流政党有30至40%选民也认为,国家应禁止穆斯林移民入境,而早在2008年就有逾半人口认为伊斯兰是社会的一大威胁,又认为国家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容纳大批穆斯林移民涌入,难怪怀尔德斯可以自豪地认为:“我只是高声说出数百万人的心中所想。”

怀尔德斯所到之处,必有大批警察保护,因为他曾因发表反移民言论,而收到死亡恐吓。(路透社)

 脱欧为了去伊斯兰化

如何“去伊斯兰化”?怀尔德斯的答案是脱欧。在他眼中,欧盟开放边境令许多人以难民名义穿过欧洲腹地,到荷兰享受福利,国家的钱用来帮助他们,荷兰人却要承受紧缩财政政策之苦。怀尔德斯更将欧盟和欧元区类比为罗马帝国的终局一样,即是被所谓的“蛮族人”入侵而亡,而今日他口中的“蛮族人”当然是穆斯林,尽管去年荷兰只收容了约43,000名难民。他又倡议抛弃欧元,复用荷兰盾,并列举挪威及瑞士的例子证明退出欧元区并不可怕。

昔日荷兰独立起源的格罗宁根省,如今成怀尔德斯的重要票仓。尽管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下降,但格罗宁根省的失业率已超过9%,是荷兰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民众被怀尔德斯的言词打动,认为移民夺去了他们的工作及福利。

到底问题的根源是否就在移民身上呢?或许格罗宁根人、荷兰人、甚至欧洲多国的人民都问着同样的问题,怀尔德斯与马林勒庞等人的答案都非常明显,给出了在批评者眼中浑水摸鱼,但对许多民众而言却立场鲜明的选择。

作为欧洲今年首个举行大选的国家,荷兰的结果无疑会牵动到欧洲的神经,在荷兰发生的国家认同争议、穆斯林涌入乃至欧盟前路等问题,都可以在法国及德国都能找得到。怀尔德斯虽然很难成功组阁荣登首相,但若打开极右政治在欧洲融合核心地带的一扇窗,或会是欧洲战后历史上的一个转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