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弃用”的韩国青瓦台 见证权力更迭逾70年 八卦轶闻不绝

撰文: 许懿安 成依华
出版:更新:

尹锡悦5月正式就任韩国总统,他3月20日称将总统办公室搬至国防部大楼,青瓦台在他5月10日正式入驻新办公室后部分开放。作为该国最高政治权力象征的青瓦台(청와대)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有更多地方成为民众休憩场所。

尹锡悦在记者会公布方案,称计划在5月10日就职仪式结束后,就马上前往新办公室展开工作,并对外开放青瓦台,包括主楼、迎宾馆、绿地园和常春斋。由于政府仍需使用青瓦台内部的部份设施,他承认很难兑现完全开放青瓦台的承诺。

现时府内一些景点都可供人们网上预约参观,包括春秋馆与迎宾馆等。

图为青瓦台正门。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却被称为“九重宫阙”(구중궁궐),意思是被九道墙包围着的皇宫。(韩国观光公社)

曾为宫廷一部份

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府邸及韩国政治事务处理的场所,位于首尔市钟路区世宗路1号。它背后是北岳山,前方是景福宫。

根据青瓦台网站的资料,它原是高丽王朝(918至1392年)的离宫。在朝鲜王朝(1392至1910年)期间,它是景福宫后园。景福宫在16世纪后期被毁,19世纪中叶在朝鲜实际统治者兴宣大院君的命令下重建,他将那里命名为景武台(射箭场),表达对官员文武皆精的愿望。朝鲜日治时期(1910至1945年),总督府设于此地。重光后,大韩民国总统开始将这里用作住所和办公室。1960年它更名为青瓦台。现时人们所见青瓦台中各建筑物的面貌,是1991年时任总统卢泰愚时期进行翻新后的结果。

青瓦台的主楼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等,副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它在逾70年以来见证多位领导人进驻,也曾涉及惊险的企图暗杀事件。

朴正熙和朴槿惠这对父女先后入主青瓦台,然而两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图为1977年8月31日,韩国汉城,朴正熙与朴槿惠身在青瓦台,朴正熙写下一副中国书法:“身与名俱没,江河万古流”。(VCG)

见证权力更迭逾70年

大韩民国政府1948年成立,首任总统李承晚将此处命名为“景武台”(경무대),以此作为总统府邸及总统办公室,青瓦台自此成为韩国最高权力象征。来到第四任总统尹潽善,将它改名为“青瓦台”。它是得名自主馆屋顶的青瓦装饰。

尹潽善之后,青瓦台见证多次总统权力更迭,包括朴正熙、崔圭夏、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以及行将卸任的文在寅。

青瓦台是总统居所与办公室所在地,自然守卫森严,但也曾成为朝鲜暗杀队员的目标地点。1968年1月12日他们潜入首尔,试图入侵青瓦台,暗杀时任总统朴正熙。不过他们的身份被警员揭穿。队员向韩国警员投掷手榴弹及开枪。事件最终以有人被捕、多人被杀告终。朴正熙最后还是逃不过被暗杀的命运,1979年10月26日,他在首尔宫井洞遭时任中央情报部长(KCIA)金载圭开枪杀死。

青瓦台地图

青瓦台的轶闻

韩国一些总统不是遭遇政变、遇刺、轻生,便是卸任后𨱍铛入狱,有关青瓦台的传闻不迳而走,甚至有“青瓦台魔咒”一说。韩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青瓦台不管是在风水布局、结构与选址都有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曾报道称,其实每当韩国总统大选时期,当地也会出现整修或搬迁的主张。例如文在寅早在竞选总统时已提出,希望把总统办公室搬到首尔政府大楼市民厅,然后把青瓦台改作纪念堂。不过这因为保安、空间及费用等问题,最终未有成事。

青瓦台曾被用作日本总督府官邸,故此部分韩国民众认为以此作为韩国领导人府邸与办公室是选址不佳,应该迁走。

风水之说有人认为只能用作参考,但青瓦台空间太大,布局不利沟通与管理,是不争的事实。它被称为“九重宫阙”(구중궁궐),意思是被九道墙包围着的皇宫。这不是说青瓦台很安全,而是说这个地方对沟通并不便利,犹如封闭的建筑,对于讲求合作性的管治团队来说可谓一大讽刺。

这个大而无当的空间曾经闹出不少笑话,例如前总统金泳三曾问过助手如何回到办公室;另一前总统李明博曾说办公室大到可以打网球。

2017年3月9日,在韩国首尔,总统府青瓦台门前守卫森严。(新华社)

她被指因此“自闭”

青瓦台整体格局安排让人“头痕”。总统在主楼工作,总统秘书与其他员工则在距离主楼500米远的3幢大楼工作,总统住所与秘书工作大楼差更远,有600米。若总统召唤秘书,或秘书有事向总统汇报,秘书由工作的大楼到主楼需要坐车,但等候司机接待连坐车时间需要15分钟。

如不坐车,就需沿斜路走上主楼,跑的话也需要15分钟。青瓦台内的低级职员没有车接载,一般都是靠脚骨力。李明博任期内便曾在青瓦台添置了几架电动单车供职员使用。

有分析指出,青瓦台的设计更适合由上而下的管治模式,不利沟通。这加重了前总统朴槿惠对几位“心腹”的依赖,当中包括她的密友崔顺实(后改名崔瑞元),亦是引发密友干政的原因之一。位于首尔的总统领导能力研究所负责人崔进(音译)说,朴槿惠本来就不善社交,青瓦台的设计又封闭,更深化她与团队欠缺沟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