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弗林丢官有鬼?针对特朗普政权如政治刺杀 情报界嫌疑大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Michael Flynn)因丑闻辞职,表面上是特朗普折将,有人拍掌赞好,亦有不少人乐见特朗普团队受挫,然而背后事情疑点重重:谁是告密者?有何目的?分析认为告密者的目的是针对特朗普政权,尤如“政治刺杀”。若推测属实,恐正一步步蚀害美国民主。
今次弗林与俄大使偷步通话,于特朗普未上任之前就先谈及制裁问题,有人向传媒泄露相关通话,令事件曝光。除了弗林的对话曝光外,有部分特朗普与普京于1月的电话通话亦包含在内,其后特朗普与墨西哥及澳大利亚元首的对话亦被泄漏,包括态度强硬地声称会派兵墨西哥。事件对特朗普执政相当不利,而有人主动泄露高官通话,情况相当罕见。若证实属内鬼所为,未来白宫决策将困难重重、草木皆兵。
监听罕见 流出更罕见
高官通话属最高机密之一,若有官员被内部要求监听,在政府内已可算是丑闻,然而今次弗林不但被录下对话,更在政府内部广传,属特朗普团队内一个警号。众议员常设情报委员会主席Devin Nunes表示,将会要求联邦调查局彻查泄密事件,以及回应弗林本身是否执法部门的调查对象。
《华尔街日报》引述官员消息指,白宫正调查泄密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正调查事件。泄密事件中有一部分明显违反了很多守则及法律。”
情报界不信任 疑从中作梗
要接触到这些机密文件,政府内部的情报人员相当有嫌疑,有人怀疑有一批国安官员及奥巴马时代的成员从中作梗,企图藉事件削弱特朗普政权。
情报界与特朗普素有龉龃,自当选以来,特朗普一向不重视情报会议,更放弃每日听取情报简报,要求弗林写成一页简单的概述上报。而过渡期间,中情局亦披露评估报告,指称俄罗斯干预大选、令特朗普上台,当时双方已结下梁子,特朗普斥其可笑,更在Twitter上发推文把中情局与纳粹比较。
一派暂息怒 一派水火不容
据《卫报》分析,情报界一部分派系并不强硬反对特朗普,亦重视反恐问题,因此乐见更强硬的措施,在此立场与特朗普相当一致。然而特朗普与俄罗斯过从甚密,加上经常发表不尊重情报界的言论,令情报界难以贴近特朗普。在此情况下,弗林有如避雷针,让此派系的怒气得到发泄,可与特朗普再维持短暂和平。
然而,以情报分析员为主的另一个派系,则视弗林为特朗普的棋子,因此对弗林的怒气会直接放到特朗普身上,加上他们相信特朗普是俄罗斯的傀儡,与特朗普水火不容。在此前提下,弗林与俄罗斯的联系必然触动到情报界的神经。
弗林树敌多 成牺牲者
弗林在国安界树敌不少,经常批评情报界领袖,亦以改革者自许,危及不少官僚的利益。弗林任职国防情报局时,曾因管现失当及判断失误而被辞退,在情报界不受欢迎,成为第一名牺牲者亦不足为奇。
弗林离职难息怒
但弗林的离职并不会令强硬反对派息怒。中情局前官员Glenn Carle认为:“大部分情报人员都不是傻子或卑躬屈膝的人。一个傻子从白宫离开了,但主事人特朗普依然与普京眉来眼去、对情报界嬉笑怒骂。情报界当然不会改变对无能的蔑视、对谎言的不相信,及对恶意的敌对。”
内鬼动摇总统 亦损害民主
然而,无论总统如何不受欢迎、四处树敌,终究是循民主程序产生,若因内鬼而地位动摇,最后只会损害美国的民主。当有人向传媒通风报信,传媒发放的消息虽然无核证、亦无公开证据,但激起的舆论仍足以令特朗普身边的高官下台。
操纵舆论以达政治目的
简而言之,有人操纵舆论以达成其政治目的。《彭博社》分析指:“受联邦调查局及国安局监控的私人通话,被选择性发布,隐藏在匿名斗篷下,给予国家能力去毁坏公众形象,这是警察国家的行为。”现时围绕总统身边,有一众不经民选、无法监察的情报人员,他们手握重要敏感情报,亦可能泄露给传媒,大众却无法知道其身份、政治立场及目的。
民主社会各施其职 程序不可失
在民主社会中,官员受监察是必然之事,而架构中亦已有这角色——国会。国会成员经民主程序选出,有正规程序调查官员过失。程序、规则、问责,这些均是民主社会的要素。若国会拒绝执行职责,人民则应循由控诉、抗议、投票等方式施压,回应民主的失效。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