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减碳计划背后:环保团体嫌未够进取 商家忧成本升输给中国

撰文: 成依华
出版:更新:

欧盟委员会7月14日公布应对气候变化的“Fit for 55”计划,并倡议各成员国推动一系列的减排政策,引来关注。欧盟大力倡导减碳的背后,其实还是陷于两难:一方面环保份子仍嫌计划未够进取,另一方面商界忧心成本上升,甚至认为未来更难与中国竞争。下一步,欧盟还会面对来自内部的阻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2021年7月14日在布鲁塞尔公布应对气候变化的“Fit for 55”计划(AP)

欧盟新计划会带来的改变

欧盟的新计划涵盖多个行业,例如在汽车业上,欧盟推动在2030年时汽车排放量较现时(2021年)减排55%、2035年底起禁止销售新的汽油与柴油汽车。

在其他行业,欧盟过去已承诺要在2030年做到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的目标,欧盟这次为此倡导一系列政策,以达到目标,未来不减碳排放的商家可能会“受罚”,例如欧盟倡导向使用燃油的航空公司开征税项、要求货运船使用更清洁能源等。

欧盟提出2030底年前汽车排放量较2021年减排55%的目标,图为2019年12月在布鲁塞尔的公路上(AP)

欧盟的两难

对于环保团体而言,欧盟的目标似乎仍未足以阻止全球暖化,《华尔街日报》便报道,欧洲环保团体认为,欧盟应该把目标放在2030年减排65%,而不只是55%,以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可怕后果,例如是海平面上升、旱灾等。但另一方面,欧盟也面对不少阻力,特别是商家。

商界忧成本升输给中国

环保有助持续发展,但还是要有人去支付多出来的成本,《纽约时报》指出,在过渡期间,部份消费者与企业会感到“痛楚”,众多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会上升,例如是从中国进口的电子萤幕、来往希腊岛屿的飞机票等,在这个“绿色转型期”,消费者也要为此付出金钱。

钢铁制造商甚至警告方案会令欧洲商家未来更难与中国竞争,欧洲水泥协会总裁Koen Coppenholle指“我们会面对增加的碳成本——这将是最终结果。”外界已预计欧盟的方案将在能源业和商界方面遇上一定阻力。

图为2月22日,波兰切霍维采杰济采的一个煤矿收集场。(Getty)

欧盟内部的阻力

欧盟计划面对的阻力,实际上还在于欧盟内部,这个计划在变成法律前,需要获欧洲议会通过,所以在未来的时间中,各个成员国政府与欧洲议会将就计划细节展开讨论,《华尔街日报》便指,欧盟内的国家既有排放量相对低的法国,也有主要使用燃煤发电的国家如波兰,计划若要成事,还需先解决各国间的分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