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付现钞? 瑞士人够豪气独爱现金

撰文: 伍启卫
出版:更新:

现金流通导致洗黑钱和假钞问题出现,这些一直是令多国头痛的问题,印度去11月更要改革币制打击贪污。但瑞士却继续流行使用现金,国民惯以大额现金付款消费,包括购买汽车等。有监管机构曾呼吁瑞士提高现金消费上限,防治不法之徒,但政客坚称使用现金是国民的权利。

瑞士人常用现金付款,与其他国家流行电子货币相反。(互联网)

正当电子货币逐渐成为大趋势,瑞士人却反其道而行,酷爱使用现金,不论金额大小,都以钞票或硬币付款。现年57岁的瑞士工程师奥哈拉(Tom Ohara)就曾于蓬泰特雷萨(Ponte Tresa)以现金讲买一部价值13,000美元(约10.1万港元)的二手保时捷跑车,他称“这方法十分普遍,我另外两部汽车都是以现金购买。”瑞士政府去年4月更发行新的50法郎纸币,鼓励国民在商店购物、餐厅和购买火车票上使用现金。

瑞士的独特条件可令大量现金流通,该国治安良好,劫案较少出现,人民可放心携带现金外出,而且国内大部份地方都是乡郊地区,交易很多时候要面对面进行,需要大量现金,加上瑞士拥有世上其中一种面值最高的纸币─1,000法郎(约7,500港元),使用者携大量现金就更加方便。根据瑞士国家银行统计,大额法郎钞票流通量正逐渐提高。

世界多国正为假钞和洗黑钱问题而烦恼,西班牙及法国为此订出分别2,600美元和1,050美元的单次最高现金消费额,若消费额超过这数字,商家就要取得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印度更因贪污漏税问题要大规模取缔旧货币,导致民怨四起。

瑞士都设有单次最高现金消费额,但上限为10万法郎(约70万港元),但限额被批评为“高得形同虚设”。虽然国际监察组织表示若瑞士不再采取更强硬措施打击洗黑钱,就会将该国列入黑名单,但瑞士政界一致认为,国民“与生俱来”有权使用现金,支持宽松的限额。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