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网购后迎退货潮 实体店见招拆招 提早出春装促销
圣诞礼物向来是人类的烦恼——不但送礼者要花心思选购,收礼者亦要烦恼处理不受欢迎的礼物。因此在圣诞日后常会出现退货人潮,为分店带来人流,而美国的实体店则把握此机会再促销。
过去顾客一般会在圣诞节后到店面使用礼券及找更多优惠,因此欧美亦常见节礼日促销。然而近年受网购影响,店面人流下跌,令商家各出其谋引顾客入店,连退货潮亦成为促销良机。
网购人流涌向实体店
据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数据显示,约一成节日所购货物会被退货,节日网购退货更达三成。不论货品是购自互联网还是分店,大部分退货人都会涌向实体店办理,以百货公司J.C.Penney为例,九成网购退货顾客都选择到分店办理。
以美国零售联合会数字估算,十一至十二月全国节日销售额达6558亿美元,以一成退货率计算,有660亿美元的货物将被退回。
退货多会额外花费购物
零售商一般要用销售额的8%处理退货,然而退货潮亦同时为店面带来难得的人潮,令不少零售商都把握良机向顾客促销新货,以补偿退货的高成本。J.C.Penney统计,大约三分一到店面退货的人,最终都会多花约60美元。另一家连锁百货Kohl’s亦指,大约一半退货顾客来到分店后,都会额外花费购物。
不少连锁店,包括A&F及Neiman Marcus等都提早推出春季货品。顾问公司Customer Growth Partners的主席Craig Johnson估算,圣诞后一周的销售额会占节日销售额的14%,与去年相若。
零售淡季加派人手推优惠
顾问公司AlixPartners的执行董事David Bassuk表示:“一月一般都是零售淡季。面对退货潮,零售商正预计以往无法达到的销售额。”他指出零售商将会在一月加派店面人手,及供应折扣及其他优惠,以鼓励消费。
设退货点 为商场带人流
对网购平台如亚马逊等而言,大量退货或许令它们蒙受损失,本来已经微薄的收益再被退货蚕食。不少网站会雇用特定物流公司收集及处理退货,然后重新出售,以减低成本。而网站Nordstrom为例,则在分店设“Drop & Go”服务,让顾客放下退货的货品就走,毋须排队办手续。新创公司Happy Returns更把握退货潮,与网站洽谈,于商场设集体退货点,把人流引至各大商场。公司创办人David Sobie指:“让我们设退货点的商场,都得到持续的人流。”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