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ing War On China》马绍尔人成核祭品 受害者屈居孤岛
澳大利亚名记者皮格尔(John Pilger)耗时两年拍摄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The Coming War On China),除了谈到中国是美国制造出来的敌人,警惕两国仍有可能爆发核战,亦揭露美国多年来扩军,如何无视平民性命的阴暗面,镜头首先投射到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
从飞机窗口向外望,马绍尔群岛外围一片碧绿汪洋,称为比坚尼环礁(Bikini Atoll)。碧海围着一片靛蓝的潟湖,看来似是无底黑洞,正是70年前,美军投下氢弹之地。
随着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二次大战结束。不过,美国的核试验仍然继续。1946年,美国在比坚尼环礁投下氢弹,砰的一声,87艘部署于当地实验用的船只化为乌有,美军以“Bravo”(即喝采语气)形容。氢弹一落,炸起由白烟形成的冲天巨柱,烟云久久未散,散不走的亦包括核试对当地岛民造成的永久伤害。法国人为“纪念”美军在比坚尼环礁的行为,新设计的服饰称为“比坚尼”。
美国为核试 不惜牺牲岛民安全
“比坚尼”名字背后,是岛民身上各种伤害,当中记下美军当年所做非人道的决定:以岛民生命测试氢弹反应。1946年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纪录片播出美军当年向岛民宣传的片段,军方向岛民宣称“告诉他没事的,所有都掌握于上帝手里,结果自然是好的。”美军向当地原住民谎称,在比坚尼环礁的实验,并无大碍。当时美军启动“4.1项目”(Project 4.1),马绍尔群岛外交部长迪布鲁姆(Tony de Brum)表示,美国当时计划将岛民,迁移到受核武污染的岛屿,研究人类如何从食物和环境中吸收辐射。项目亦包括老鼠、羊等动物。美军明知氢弹严重危害人类、动物和环境,下此决心,自然并无意思让当地岛民撤退,一切只为实验服务。
1946年至1958年期间,美军先后在群岛海面,引爆66个核装置,几乎每次威力都比广岛原爆大。马绍尔群岛岛民,大部分都患有白血病和甲状腺癌。不少女性岛民都生下畸胎,或要流产。当地的水和食物都受辐射影响,不少岛民无以为生,最终饿死。比坚尼环礁是在世上受辐射严重最烈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延伸阅读:纪录片《The Coming War On China》 全球关注 忧核战一触即发
逼岛民屈居贫民窟 美国人安全小岛享乐
受害的马绍尔岛民多年来向美国政府追讨赔偿,并要求迁到未受核污染的岛屿生活,不过美国并无理会,只于1986年让马绍尔人有限独立,并给予受害人1.5亿美元(约为11亿港元)赔偿。至于迁岛意愿,美国并无让马绍尔人如愿,反而环境相对安全的瓜加林环礁(Kwajalein)兴建度假村,让约2500个美国人“重建小镇”,建有多种医疗设施、游泳池和高尔夫球场。这班美国人当中,大部分为大型建筑商贝泰公司(Bechtel)的员工和家属,贝泰公司曾参与美国多个核武、化武工程。
小镇暗藏导弹基地
马绍尔群岛遭美国托管40年,如今虽然独立,但马绍尔人仍要问句乡关何处。美国人安排他们居住于瓜加林群岛对开的的伊拜岛(Ebeye)。岛上并无教育、医疗项目,蔬果、鱼等受污染,住有15000个岛民,他们只能吃经过处理的进口食物。这个太平洋的贫民窟,糖尿病病患率全球最高,不过即便如此,岛民都不能到对岸美国医院接受诊治,尽管只是隔着一道洋。岛民并非无工作谋生,美国人安排他们到瓜加林环礁,为高尔夫球场和公园浇水。
纪录片发现美国小镇的所在,并非仅是简单的度假村,上面建有名为“朗奴列根”(Ronald Reagan)导弹基地,导弹可发射至亚洲、太平洋和中国,每枚造价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基地内建有多个雷达、气象探测仪器和美国太空总署有关的建设,触及美国太空军事战略。然而,一切都是为美国的军事部署服务。
(《The Coming War On China》系列报道 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