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美国华人食品供应商:原路运回中国都比交关税清关便宜

撰文: 王海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近日发动的贸易战正酣之际,他向来自中国货品开征的高额关税的影响已逐渐浮现。据美国媒体报道,在纽约从事进口批发的食品供应商大吐苦水,由于关税已经高到离谱,很多批发商索性将已经运到美国,正等待清关的进口货品原路退回中国,因为这样做比缴交关税更“划算”。若两国贸易谈判延宕数月未果,很多货品可能会出现“断供”的情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来自中国的食材进口美国市场后,会先经过进口批发商负责报关和初分销,再由地区性的贸易公司将食材发送到中餐厅或华人超市。

报道引述一家华裔贸易公司合伙人李永和表示,公司主要为纽约中餐厅提供酱料和罐头等食材,上游的入口批发商对关税上调十分敏感,往往在公布政策后两三日内就会加价。

李永和指,这次关税战,他已经经历来自批发商的三次加价,而因应这些加价,他也需要向中餐厅提高价格,“中餐厅的海鲜酱现在价格还是40美元(约310港元)一箱(六瓶),下周就会升到65美元(约504港元)一箱,升幅高达62.5%。”

李永和又指,以前加价都是一两美元的微调,但现在的升幅动辄10美元(约78港元)和20美元(约156港元)。而撇除调味料和食材,中餐厅的塑胶外卖盒因有高达80%来自中国,目前成本已经历15%至20%的升幅。

李永和留意到,供应链上游的入口批发商,已经出现不敢入货的情况,“他们甚至想把已经运到美国,惟仍未清关的货物原路运回中国,因为实在没法负担昂贵的关税”;他担心,若这样的状况继续两三个月,“会出现大量缺货的现象”。

报道引述另一名不愿具名的入口批发商证实,确实已有同行暂停部份来自中国的货品订单,“冬菇、草菇、马蹄这种在美国找不到替代品的食材,肯定会出现供应短缺”。这名业者坦承,虽然他的公司有从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进货,“惟来自中国的货品比例最高,因为他们的货品确实有价廉物美的优势”。

2025年4月16日,美国纽约市,Sun Vin杂货店经理Jasmine Bai讲述关税对唐人街生意的影响。(Reuters)

这名入口批发商认为,这次贸易战影响甚大,“关税已经高到没有办法承受的地步,基本上就是中美贸易彻底脱钩”。尽管他所在的公司规模大,较有能力吸收一部份成本,惟他也注意到,贸易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加价的情况。就连部分在美国本地生产的亚洲食材,“虽然没有加价的必要,惟也出现加价的情况”。

他表示,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只就部分货品调整价格,升幅接近10%,惟他还有数批订单,会在两至三个月后抵达美国,“我还是觉得两国之间有机会把关税谈下来,否则会对整个贸易供应链,尤其是最为被动的消费者,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