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2|中美开场的对骂 实为背后政治各取所需?
中美阿拉斯加一连两天的高级外交官员会谈3月19日结束,在18日开场的那一天,中美在会议开场白时罕有地出现互相指责,有如对骂的情况,正当外界忧虑矛盾升级会影响会谈之际,结果2天共3场的会议仍成功举行。有分析认为,双方公开的对骂,其中一个理由为满足各自的政治需要。
中美在18日会议开始时,循例就开场致辞,但双方从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美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批评中国在香港、台湾、新疆等的地区上的行径,及对美国盟友进行经济威胁。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则反击指美国以人权说事,却容许国内黑人被杀,指责美国企图以自身民主制度强加于世界。原定只有8分钟的开场白,结果花了超过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双方开场的唇枪舌剑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但有分析指这个火药味的开场白,有故意满足各自的政治需要。因前特朗普(Donald Trump)时期鼓吹的分裂,增加民主与共和党对立,而针对中国成为了两党几乎唯一共同赞成的议题,因此在外交场合上,美国需要对中国强硬。
另一原因,是美国有意重返国际领导,挽回因特朗普时代的孤立主义造成盟友间的信任危机。因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返亚洲成为了美国外交的重要一环。美国高调表明对香港、台湾、新疆及南海等的关注,亦是为了表现拜登(Joe Biden)政府将高举美国在民主人权上的高位。
站在中国角度,这同样是为了政治需要。中国在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上取得成功,让中国成为2020年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反观美国特朗普政府处理疫情的失败,及在大选与年初国内的政治乱象,让中国国内“刷新”对美国印象。
这进一步让中国进一步的断定今天国际已步入“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中国希望美国会藉这次会谈扭转前特朗普政府的步调,因此出现会前报道指中国有意在会上提出相互撤销关税等措施,及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拜登的视像会谈。
中国抱着高度自信与美方展开会谈。杨洁篪在开场白上指责美国无资格居高临下向中国说话,称美国应管好自己国内的事,而不是向世界转嫁矛盾、转移视线,表现的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