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北部极地全球最大驯鹿群缩水40% 气候暖化成元凶

撰文: 陈冠东
出版:更新:

传说中每年骑着驯鹿派礼物的圣诞老人在未来或许不会再有鹿可用,原因正是气候变化。据美国的研究指,居于俄罗斯最北端的泰梅尔半岛(Taimyr Peninsula)的全球最大驯鹿群,在十多年间缩水40%,严重影响极地生态。

全球驯鹿正在减少,影响极地生态。(Getty Images)

泰梅尔半岛的驯鹿群,科学家在约50年前就开始以各种方法追踪及监察牠们。在2000年当地曾有100万只驯鹿,但迄今数量已下跌至60万只,在16年间急跌40%。

美国北艾奥瓦州大学的北极中心主管彼得罗夫(Andrei Petrov)解释“气候变化是其中一个因素,在过去20年全球气温就增长了1.5度,影响了(驯鹿群的)迁徙模式。”彼得罗夫又指,驯鹿群大幅缩水情况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有发生。

全球暖化再恶化下去,圣诞老人或许就不能在骑着鹿车飞过每一个Lonely Christmas。(Getty Images)

研究人员发现,驯鹿群在夏天正向东迁移以躲避人类,同时牠们亦向北走,以求居在更冷的地方及避开南方,因气候变得湿与热的话,当地会有越来越多的蚊。总体来说,驯鹿群在夏冬之间迁移的路线比以往长,减低了新生驯鹿的存活率。

另外,半岛内的河流亦因气候变暖,而变得越来越阔大,令动物横越时比以往更危险,往往需要游到对岸,而非牠们惯用的步行方式。除气候变化外,人类工业活动增加亦是影响驯鹿群大小的因素之一。

彼得罗夫认为阻止驯鹿数量下降很重要,因“驯鹿对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牠们是极地食物链的一部分 ,没有牠们,其他物种就会有麻烦”。这名教授又指“在牠们生活的地方同时亦有人类生活,当地人依赖驯鹿为生,这是他们经济的根本,所以这亦与人类生活的可持续性有关。”

(BBC)